情况下放他一轮。”
武再兴顿了顿:“可以。”
宣冲随后对武再兴说了自己的理由:夏州战役结束,垦拓工作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军事要放缓,否则过多占领会导致基层不稳定。
而这个震浩,虽然其作战能力不行,但是背后是被中原几个世家支撑;恰逢赵诚这边逃了,缺乏威信,所以这么无能的人只要不死,依旧会停留在位置上。
而在接下来的局面中,宣冲需要赵诚集团内部出现各种各样的声音。
宣冲原话:“我需要震浩这样的人和赵诚继续匹配组队。”
话说王遇山,宣冲也给他放回东边去了,凡是这场战役中给赵诚拖后腿的,都放回去。
赵诚这次战役中种种情况属于“智者千虑,必有一疏”。他这些年势力扩张太快了,人员太多。不仅仅时间上,不允许他像武飞那样精心规训要外放的人才;而且氛围上,他也要保持“招贤纳士”的宽广,也不可能过于整顿纪律。
现在这些败军之将回去后,赵诚也再没机会整顿了。
这十几年,宣冲是一直盯着赵诚的缺点招呼。先前是盯着他粮草不够,未来是盯着他人心不齐。
能让“人心齐”是一个很神奇的能力,刘邦就是此道的高手。石勒:“朕若逢高皇,当北面而事之,与韩、彭竞鞭而争先耳;朕遇光武,当并驱于中原;未知鹿死谁手。”
石勒想不通,刘邦是怎么把手下的流氓(沛县班底)和六国贵族(张良),乡间儒生(郦食其),还有落魄的军事贵族韩信,给整合起来的。
宣冲自然也没有刘邦那个手段,但是给赵诚下负面buff的手段是有的,并且很黑。
…血色泇水…
7月13日震浩带着二十余骑东归,到了林城后,立刻有世家给他送来了虎符,并且献策。
在给震浩的献策中,他们建议“抽调”两州兵马,稳定河洛局势。这两个州分别是玉华州,宁州。
震浩对此不解,因为玉华州的统帅是赵山河,宁州的统帅是魏恒;这两人,一个算是赵诚的本家亲信,另一个算赵诚旧部。自己虽然有虎符,但是这两人真的会带着两军听自己的吗?
出身于世家大阀,经历过宅斗的谋士们开始如下献策。
谋士:“大人,你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
震浩:“浱军兵锋强盛,当务之急,自然是如何御敌。”
谋士(蓝)摇了摇头:“大人你错了,您最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