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在逻辑上是完全可行的。
这让他们对星之国这种将忍术力量应用于民生建设的方式,有了更直观和深刻的认识。
而一旁的老伯则听得云里雾里,只能憨厚地挠着头,虽然不懂那些高深的东西,但他知道这新种子带来了好收成、好日子。
面麻将手中的稻穗郑重地交还给老伯,这是农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值得尊重。
他向老伯道别后,继续带着两人沿幽河西行。
一路上,丰收的景象无处不在。
金色的稻田仿佛没有尽头,幽河之上,满载着粮食或货物的船只往来穿梭,一片繁忙。
放学后的孩子们,背着统一制式的小书包或传统的竹篓,欢快地在田埂上奔跑,有的加入到家人的劳动中,帮忙递水、拾穗,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无忧无虑的笑容。
那些中大型的农用机械旁,除了操作的技工,更多的是相互协作、挥汗如雨的农民,他们喊着号子,彼此帮忙,脸上虽然带着疲惫,却更多的是收获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期盼,整个田野间弥漫着一种和谐、奋进的勃勃生机。
就在这时。
呜——
一声悠长的汽笛声传来,一辆漆成深蓝色的雷车,沿着稻田中央架设的铁轨呼啸而过,速度快得惊人,带起的风吹拂着三人的衣摆和发丝,稻浪也随之起伏。
自来也沉默地看着这一切。
眼前的景象是如此的真实而富有感染力。
这里的平民,在修罗的统治下,确实摆脱了战乱、饥饿和贵族的压榨,过上了安定、富足、充满希望的生活。
修罗所宣扬的理念,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化作了眼前的丰收、孩童的笑脸和百姓的安宁。
这与长门那套依靠制造痛苦、通过“神罚”来迫使他人理解的虚无缥缈的“和平”相比,无疑要扎实和可行得多。
然而,越是如此,自来也内心越是纠结。
如果修罗的道路是正确的,那么木叶一直秉持的“火之意志”又算什么?
妙木山大蛤蟆仙人那关于“预言之子”与“毁灭之子”的预言,又该如何解读?
他固有的认知和信念,正在遭受着强烈的冲击。
面麻似乎看穿了他内心的挣扎。
此时,三人已经来到了一个位于幽河畔的小型渡口,几艘渡船正停靠在岸边。
面麻停下脚步,对自来也说道:“那么,就送到这里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