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
因为临港市市委书记孙建已经被列为省长候选人,省委组织部也按照规定,启动临港市委书记一职务的预备考察。
表面是临港市市委书记人选的考察,实则暗流涌动,这场人事考量的背后,真正的核心角逐,直指省委副书记的席位。
因为无论孙建能否成功升任省长,其岗位的衔接都刻不容缓,即便他竞选失利,也已临近退休节点。
符合资格的竞争者各施所长,暗中交织着层层利益博弈与妥协,比如省委组织部长王强本有角逐之力,却在一番权衡与利益交换后选择退一步,转而力挺省城宋运辉上位。
常委会议室里。
红木长桌两端坐着几位省委领导,气氛比办公室更显凝重。
今天开的是书记碰头会:主要研究临港市市委书记候选人问题。
洪书记指尖夹着一支未点燃的烟,目光扫过面前的候选名单,缓缓开口:“我认为临港市市委书记人选,既要懂经济,更要扛得住责任,所以考察工作要全面,不能出半点纰漏。”
副书记孙建、纪委书记许波涛都不约而同看向了组织部长王强。
为了这场碰头会,他们特意从临港市赶了过来,怎料,等待他们的竟是如此颠覆性的意外!
组织部考察的拟定名单里,竟然只有一个人——省城市委书记宋运辉!
他们竟然敢把林宇排除在外!
孙建感觉一阵的难以置信,他是分管组织人事的副书记,组织部长竟然背着他拿出意见,还堂而皇之拿到书记碰头会上来讨论。
这是要搞事,还是这组织部长立场有问题!
如果再年轻几岁,孙建绝对要给对方长长记性。
许波涛翻来覆去把名单看了好几遍,接着开口道:“洪书记、孙副书记,我想知道,这份考察名单是怎么确定的?”
虽然问的是两位领导,但王强知道,这是在质问他,笑着道:“当然是由组织部经过全面考察后,询问广大基层干部意见后决定的。”
孙副书记见许波涛先站出来,先静观其变。
他觉得组织部敢这么干,肯定背后有人支持。
而这个人,无非就是郑宏!
但偏偏这个时候处于风口浪尖,谁敢率先发声,便极易沦为与郑宏一同覆灭的牺牲品。
许波涛毫不客气,直接提高声音:“为什么名单上没有临港市市长林宇同志?按照组织考察原则,他作为临港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