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文友诚挚意义上的相遇,何日再能相逢。我很感谢谢主编、“江门文艺”的热心工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聚会的机会 。
相片我早已收到,不知你收到没有,照得还可以,只是我有一种深深的伤感,没想到自己的青春活力,姣好的容颜在我历经九个月的磨难中竟变得如此的衰老,如此的憔悴。我很黯然。
最后,祝你在人生的事业上一举丰收,永远是事业的成功者,也祝你心想事成,明年前景可观。因现在办公,怕被老板抓到‘寥寥几笔,敬请原谅,以后有机会,我们再叙。
再见 祝你永远开心,幸福!
一个备受你关怀而感激你的人:毛珍 于1996、10、30
读完美女的来信,时而浮现她娇好的面容和迷人的笑脸,还有诗人般的气质,时而回想起在长途汽车上交谈的情景。还有,把她跟扬媚比较,好看多了。都是湘江妹子,而她是一位农村姑娘,质朴与简单,接触交往起来,不让人心累。只是从她的言谈中,感觉出淡淡的忧伤,应该有一段不平凡的情感历程,她不说,不便打听。扬在收到十月书信后,相信我的解释,又让我们成为了朋友。但她那表妹在我们厂里做企管,我的一言一行都在她的监督与掌控中,来不得半点的闪失。
十一月第一个周日,我们冠花团队一路六人去广州区庄,参加奋进大会,还是十元一张门票。回厂后,买了扬媚需要的东西,让送绣花的老幺带回再寄到首都,就算满足了姑娘的心愿。老幺离开后,我跟扬写了长达七页的书信,讲安利计划,深夜又熬夜了。
周一上班,我正在算伙食账,曾丽来通知我,参加广州电视台“金雁课堂”专题片拍摄,我扮演的是讲课者。我这是来岭南后第三次进入电视节目。
抽空给不久前辞职离厂的罗老师的弟弟回信,阐明我关于南方人才的的观点。我收到他从老家来信都一周了,迟迟没有回信,就是不知怎么回信。他姐罗老师从我介绍入厂只上三天班就炒了黎厂长的鱿鱼,让我非常被动,现在罗老师居然还让我跟她弟弟找工作,确实不理解我的感受与难处。不便明说,又不能不说。
我把罗君的长长书信看了一遍又一遍。在开学初我去汉城罗家找过罗老师,罗君不在家,正在企业上班,就没有机会蒙面认识,但知道有这个小弟弟。他大学毕业后,就分配回了县城一家事业单位做会计。他来信打听珠三角经济方面的形势,主要目的还是请我帮他牵线搭桥寻找会计岗位的工作。要是没有她姐罗老师得罪了黎厂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