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随大流开启的本科阶段的继续教育。在一次全县校长工作会上,局长口头提报表扬了老覃抓继续教育抓得好,大力提高了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在全县带了个好头,勉励再接再厉。这是老覃第一次受到局长点名表扬,心里乐滋滋的。学校形成了主动学习,积极工作,克服了业务时间打牌赌博,无所事事的现象。一个集体有了好的领头羊就是不一样。顺应改革创新的大势,这就是老覃有新思维,新举措,取得新成绩的例证。这些新气象,县上看得到,区上看得到,桂校长也是心知肚明的。桂校长也是老谋深算的老江湖。他深知老覃来此任职是有来头的,不仅不能设置障碍,反而要大力支持他的工作,把他举得越高,推得越快,自己才更加有出头之日。我差点没有看出老桂的如意算盘。事实上,这个路子也是这么演绎的。洞房,我们回老家,互不耽误,各尽所需,皆大欢喜
短短几个月,老覃在学校开展的各项工作就奠定了他雄厚的基础,有了旁人无法取代的威信与地位,真是难得。局面算是打开了,下一步还怎么进行了。高寒山区提前进入严冬,罗老师也将如期退休了,在茶话会上,我没有任何语言,以沉默应对了稍许失言就会导致的尴尬局面。
老罗的退休,在我人生前进旅途上少了一颗不大不小的钉子。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及牵涉到我与老罗,还有老覃的另一位女性。这位姓符名叫英的女强人。他出身贫寒,也算是一个山区农村苦命的女性,靠着坚韧与执着,走到了今天,成为学校一名优秀的理化学科骨干教师。
在我心目中,符英并不漂亮,可作为从大山里走出来的村姑,内心特别强大。我与他认识多年了。早在高中进入毕业班第一天起,她就以上一届高考落榜生进入我们班复读。她理科出众,文科偏弱,进入我们这一届后,按照班主任的教导,保理补文,顺利考入了师专学习,毕业进入了我所在的中学任教。记得当时读高中时,生活特别俭朴,穿的是补丁衣服,吃的也不比我好多少。少言语,一天到晚就是学习,可以算得上班里最刻苦的人,成绩也是中上偏前位,比我差不了多少,因为我是应届生,在上新课时,成绩排名在我后面不远的地方,可到了总复习阶段,作为应届生的我后颈足,起点就拉平了,我一下就冲到了绝大多数复读生的前面,可她紧追不舍。我那时就佩服她那个不服输的敢打敢拼的冲劲。
那时我就听传言,他父亲死得早,母亲一人抚养六七个子女,她是老幺,读书成绩好。大的该出嫁就嫁人了,该娶妻的也娶了,该结婚生子的就成家立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