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去混元宫,听说别的世界都有一元仙长的庙宇,朱元璋的小地主思想又发作了……既然人家有,那咱大明也得有,不能被比下去。
朱标想了想说道:
“一元观如何?”
“开元世界已经修了,太平公主和李旦还搬了进去。”
“一元宫呢?”
“北宋赵煦那边正在修建。”
“一元楼和一元阁总没问题吧?”
“后周和西汉元帝世界那边已经抢先了,武帝修了一元台,班超那边搞了一元神庙,就连孔夫子也正在修建一元学宫。”
三个字的已经取得差不多了,现在已经开始往四个字发展了。
朱标绞尽脑汁,突然有了主意:
“咱们大明修建一元仙府如何?命令佛道两家一同供奉,并在仙长的倡导下管理宗教,若有不服从者,朝廷也能干预,避免宗教胡作非为。”
别看朱标才刚满十四岁,但从小耳濡目染,在管理方面有着自己的见解。
对于宗教,既不能搞高压政策,也不能放任自流、盲目发展,要取宗教劝人向善的一面,坚决杜绝他们疯狂敛财干政的行为。
只有这样,社会才能安定,宗教也不至于失控。
远的不说,自打去年建立大明,朝中文武以及应天府的所有僧侣,都在四处奔走,呼吁重建朱元璋曾经出家的於皇寺。
於皇寺位于凤阳县,十五岁那年,朱元璋走投无路,受高彬法师剃度后出家,期间因灾荒被遣散过两三年,而后继续返回於皇寺当和尚。
二十四岁那年,郭子兴聚兵起义,於皇寺毁于战火,朱元璋正发愁去处时收到儿时同伴汤和的邀请信,希望他能加入郭子兴军中共谋大业,朱元璋这才投身军旅,而后一步步成了大明的开国皇帝。
现在大明刚立国,和尚们就坐不住了,极力将老朱当皇帝往佛祖庇护方面扯,希望封佛教为国教,还将高彬法师抬出来,等于把老朱架在了火上。
历史上,老朱确实重建了於皇寺,封高彬法师为国师,但把地址改到了九华山,寺名也改成了龙兴寺……换名字换地址,跟原来於皇寺相关的,也就剩高彬法师了。
现在不需要这样做了,直接修建一元仙府,让高彬在里面诵经,满朝文武谁有意见,可以跟雷部诸神说道说道,反正这些神仙很乐于交流。
朱标担忧起了修一元仙府的费用:
“爹,如今北方在打仗,您又要免除北方的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