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重量也有不小的出入。
朱元璋将螺丝和螺帽抓在手中一阵摆弄,赞叹道:
“若我大明的军械也能用此法生产,必然更加精良……上次仙长提到过工业化生产,我估计是看不到那一天了,标儿你可要努力,我大明不管怎么发展,都不能让异族打进来,华夏不能再断送在咱们老朱家手中了。”
朱标觉得这次父亲从混元宫回来后,明显没有那么开朗了,反而愁眉苦脸的:
“爹,仙长训你了?”
老朱搓搓脸,感叹道:
“若仙长真呵斥一顿,我反而会舒坦一些,可他一直说宽慰我的话,让我心里窝得慌……若不是最后一任皇帝还有点骨气,我大明的名声,不比赵佶赵构等人好多少。”
中午,冬日的太阳照在宫中,装好的几组太阳能发电板开始发电,户外电源的充电指示灯变得明亮起来,小屏幕上显示着充电的进度。
看到这一幕,老朱心里畅快了不少:
“有了电力,咱们就能使用很多机械了,仙长说咱们大明已经有了制造后装火帽枪的基础,还说大宋哲宗世界的赵佶,已经做出了雷汞,火帽枪最大的难题已经解决……可我现在还不知道火帽枪是什么东西。”
明初的枪械是领先于世界的,只不过一直没啥敌人,大明的军械没有跟上更新的脚步。
西方开始使用后装火帽枪时,大明依然是火绳枪为主,而清朝甚至还不如明朝,在军火方面实现了大踏步后退,以至于西方用后装火帽枪和栓动步枪突突时,僧格林沁还在搞铁木真时期的骑兵突击。
结果在八里桥,一经交手,这位蒙古第一大将就被英国人打出了应激障碍……手持冷兵器对着射程超过五百米的热兵器发动死亡冲锋,那能落得好了?
好在那会儿西方还没搞出马克沁,要是再晚几年,僧格林沁和英国人的交换比,会更加难看。
太阳能发电板旁边,老朱端着碗吃羊肉汤面条时,朱标站在宫殿的房顶,用望远镜看着南京的布局。
过了一会儿,他下来后说道:
“爹,以后咱真的要迁都吗?”
老朱点了点头:
“南京偏安一隅,不适合控制北方,孔夫子列了十个必须要灭的国家,但咱不能推一下才挪一下屁股,想让人高看咱老朱家,就得主动翻倍,他让咱灭十个,咱就灭二十个……只有战争才能促进军械的革新,否则咱大明就会远远落于西方之后。”
朱标低头想了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