愧是我朱元璋的种,就是有本事。”
从这个角度一想,老朱又不那么生朱棣的气了:
“这小子当了皇帝还成年往漠北跑,追着北元的皇室打,硬生生把自己打成了征北大将军……等他成年,我就让这小子跟着常遇春打仗去,喜欢打仗,就让他打一辈子好了。”
朱棣是个很有意思的皇帝,他登基后,一半时间都在御驾亲征,不是在征讨蒙古,就是在征讨蒙古的路上,身为太子的朱高炽,反而成了实权皇帝。
自古都是儿子给皇帝当大将军,只有朱棣,身为皇帝,却给儿子当大将军。
等朱元璋将烧饼吃完,马皇后担忧的问道:
“以后他们真的会骨肉相残吗?”
老朱一挥手:
“只要标儿好好的,他们一个二个全都只能乖乖的当小猫,还相残,看标儿不把这群兔崽子吊起来抽鞭子!”
历史上,朱标被人评价仁厚,却被不少人误解为了软弱。
事实上,真要给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太子做排名的话,朱标是独一档的,历朝历代的太子,都比不上朱标。
别的太子,不管天策上将李世民,还是大汉棋圣刘启,都是从组建自己的班底开始的,等上位后,这套班底的成员,会逐渐在朝中担任要职,成为朝堂核心。
但朱标不一样,朱标的班底就是朝廷的核心成员,他和朱元璋父子俩共用一套班底,朝中所有大臣,既听命于朱元璋,又听命于朱标……这在整个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至于软弱什么的,洪武四大案,三个都是朱标亲自办的,朱元璋砍掉的那些人头,比如胡惟庸的同党,都是朱标用红笔一个个勾的名字。
这样的太子,你说他软弱?
可以说,在洪武年间,朱标就是主持工作的常务副皇帝,那些草创期间的军头、性格跋扈的国公,全都对朱标服服帖帖,至于敢把北元皇妃拉到军营中侍寝的蓝玉,更是朱标的小迷弟,对朱标言听计从。
朱元璋擦擦嘴,感慨的对马皇后说道:
“仙长那里还有很多好东西,我也有许多知识要学习,这几日应天府会有不少风言风语,那些书生想来应该会闹一闹的,此事你莫要过问,我自有办法处置。”
孔氏身为天下书生的招牌,肯定不会认命的,老朱觉得应该还会再劈一些人,等那些被当枪使的书生们见识到神雷,自会清醒过来。
马皇后说道:
“下次去,你莫要空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