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上次跟玄奘接上头,王玄策就将自己关在驿馆的院内,整天思索如何占领这里,将天竺的资源为大唐所用。
他想到了造船,将天竺的香料黄金等物一股脑运回大唐,但又信不过脏兮兮的天竺人,觉得他们造的船,开不到大唐境内就会沉到海底。
现在玄奘找过来,让他顿时喜出望外,心情也跟着愉悦了起来。
玄奘盘腿坐下,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
“贫僧这些天,一直在研究婆罗门教的教义,他们将人类分成了四个等级,祖辈相传,无法逾越……当初佛教之创立,就是为了应对此法,所以才有了众生平等的概念,奈何婆罗门势大,我佛门节节败退,根本无力招架。”
身为一个在天竺走访了十多年的高僧,玄奘已经预见了天竺佛门未来注定要灭亡的事实。
这不仅是婆罗门教一直在对佛门围追堵截,最关键的一点,是天竺佛门出现了婆罗门迹象,开始划分阶层了。
一个提倡众生平等的教派,居然违背主旨搞阶级划分,这种教派自然长久不了。
王玄策对这些经义什么的完全两眼一抹黑,只想知道玄奘到底琢磨出了什么办法:
“大师,如何能让天竺人为我大唐所用?”
玄奘面带微笑,仿若佛陀在世:
“宣布婆罗门教的所谓婆罗门阶层为假冒,真正的婆罗门阶层是大唐子民,号召婆罗门教徒杀掉假的婆罗门,投奔大唐,只要在大唐境内经历一世磨砺,来生便可投生在大唐。”
王玄策已经听傻了:
“不是,他们婆罗门教发展得好好的,为啥听你的啊?”
玄奘表现得很自信:
“贫僧自东土大唐来天竺时,此地的僧人原本对我爱答不理,直到我轮番跟他们辩经,这才有了今日之万僧膜拜之地位……佛门可以辩经,婆罗门教也可以辩经。”
这些年,玄奘将五大天竺转了个遍,几乎造访了所有寺庙和佛院,跟无数人辩过经文,未尝一败。
当然,他的封神时刻,还是戒日王为他召开的无遮大会。
数千高僧黑压压的在台下坐着,所有人轮番出战,只为辩赢玄奘这个外地人。
而玄奘不仅要1VS6000,同时还得全程用梵语,语法什么的都不能有错,说错一句就要被砍掉脑袋。
上百位高僧被玄奘辩得哑口无言,脑袋搬家,原本是死敌关系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共尊玄奘为大德高僧,心服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