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陈浩点头,“干啥工作,除了干,还得琢磨,不管琢磨的对不对,但只要是琢磨了,有进步,这工作迟早能干好。”
“红旗生产队处在时代的漩涡中,接待工作很重要,这工作干好了,也是很有前途的,别的不说,至少能认识各个单位的同志,见识各色各样的人。”
人的眼界跟学历没太大的关系,跟经历有关。
经历的多了,认识的人多了,游历的地方多了,眼界就会打开,如果再配合一些思考,认知也会跟着提升。
两人一边往队委办公室走,一边说着话。
没多远的路,一会儿就到了,远远的就能看到队委办公室前头停着的5辆崭新的卡车,车头挂着红花,车两侧有条幅。
“第二汽车制造厂,支援红旗生产队”
“5辆卡车,交付红旗生产队”
很喜庆,也很张扬。
不管搞啥都得弄些条幅,搞个仪式,拍张照片,这其实就是留痕,给相关领导增添一些业绩。
以往,陈浩很讨厌这种形式,但这会儿却很喜欢。
有这样的形式,意味着红旗生产队的资源愈加丰富。
有丰富的资源,才能在日渐宽松,放开的市场中,维护自己的竞争力,保证能上桌,能分到一杯羹。
“盛主任,各位领导同志,欢迎你们到红旗生产队来,也感谢你们到红旗生产队来,这5辆卡车,到的是真及时,解了红旗生产队的燃眉之急。”陈浩一进队委办公室,就小快步的上前。
握住盛长清的手,说完话后,还久久的没有放开。
接着,又跟其他几位过来的司机同志握手。
情绪给到位。
“这是第二次过来了,但最近一段时间,关于红旗生产队的事,我一直有关注,报纸,电视,广播里头,都是关于红旗生产队的事。”盛长清笑着道,“早就想过来的,但一直没时间,各家单位都要车。”
“尤其是不少生产队都在搞分田到户,一些单位也在跃跃欲试,搞出不小的动静,用车的地方就更多了。”
“毫不客气的说,这5辆卡车的名额,真的就是二汽从牙齿缝里挤出来,得罪了不少单位,还有人打电话过来质问,挨了不少骂。”
产能不足,汽车又是重要的运输工具,还没生产出来,各家单位都早就排着队,等着要了,别说5辆,就是1辆,也抢的头破血流。
当然,盛长清这个话实际夸张了些,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