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其实归根结底一句话,质量,还是质量。”
谢教授想了想,然后说:“本来那边的领导要来拜访……”
“啊?”刘美兰一愣,“来这边拜访,也太远了吧?”
谢教授回答:“现在为了搞经济,想尽办法。对了,你三哥结婚那边的伴郎,有一个在那边工作。”
刘美兰拍拍脑袋,“我想起来了,那个人叫李强。”
谢姥姥扯了扯女儿的肩膀,“清雅,我知道咱们那边的营商环境不太好,但怎么说呢?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做点实际的事情。美兰,你要是觉得为难,那就算了。”
刘美兰笑笑,“为难倒是不至于,但只要他们能够控制质量,好药材,我们当然多多益善。原本药厂里面的药方,还有我二嫂和我妈一起研制的中西结合的成药,都是不错的。”
“反正现在也不适合播种药材,等开春了,我过去一趟。把一些事情敲定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一次不行,百次不用。如果药材有掺假的行为,以后我不会购买的。”
谢姥姥听了,十分高兴,“人穷怕了,真的很珍惜这个机会。有了这个,很多下岗职工分到一些林地,搞养殖,搞种植,够生活了。”
刘美兰看到姥姥发自内心的笑容,想到她一个沪市的姑娘,却在东北那片土地生活六十多年。可以说一辈子的美好青春,都留在了那边。
“姥姥,您想念沪市吗?等天气暖和了,要不要我陪您过去一趟?”刘美兰问,她不希望留有任何遗憾。
从妈妈的讲述中,姥姥当年是沪市进步年轻名媛,家境还不错。只是生逢乱世,在时代洪流,炮火连天中独善其身。救亡图存,弥漫整个社会!
谢姥姥摇头,“七十六岁那年,你妈妈带着我和你姥爷,去看过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都不见了,处处都是高楼大厦,已经不是我印象里的沪市。最重要的人,曾经的亲人都没了,那边已经没有我的念想了。反倒是东北,我在那里度过一辈子大部分的时光,那边的一草一木,已经融入我的血液。百年之后,把我埋在那边富饶的黑土地上。”
谢教授摸着谢姥姥的手,“妈,或许大舅和小舅,小姨还活着,只是我们还没找到。”
谢姥姥摇头,“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识字,但在烽火连天,动乱的年代,各自为了梦想,救亡图存,失去联系。如果他们还活着,还在国内,不可能一个也没看到报纸。”
刘美兰疑惑,“姥姥,国内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