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上的人员沟通,详细宣讲基地的收容政策与管理模式。
在教官们的现身说法和安抚下,大部分人都表达了愿意留下的意愿。对他们而言,集中统一管理的生活,相较于过去东躲西藏、前途未卜的提心吊胆,不是什么难以接受的事情。
剩下一部分犹豫不决的,也没有明确拒绝。苏冥想了想,决定组织他们明天对红宝石基地进行一次实地参观。
之后的具体工作,苏冥全部交给了玛格莱丽处理,自己则返回了红宝石基地。
****
次日上午,首条硝酸生产线正式宣告投产。
苏冥选择的工艺路线,是最为古老的高压电弧法。其核心原理是利用高压电流击穿空气,产生温度高达3000-4000摄氏度的狂猛电弧,以此模拟自然界闪电的化学效应。
在如此恐怖的高温电弧轰击下,空气中的氮气(N)和氧气(O)分子,被瞬间解离成高活性原子。这些极度活跃的粒子相互碰撞结合,生成一氧化氮(NO),随后再经过一系列氧化步骤,最终转化为硝酸。
苏冥觉得,可以在生产出来的硝酸产品标签上印一行字:亿万年传统,古法自然固氮!
在现代地球科技侧,这种工艺早已被氨氧化法彻底淘汰,原因也很简单,它的能耗高得令人咋舌。
通过高压电弧法每固定一吨氮元素,需要消耗掉,19.4万千瓦时的电力!
不过好在,天青石水电站目前的电力产能,已经提升到了装机容量的大约20%左右,日产500万千瓦时电力。凭借这雄厚的电力资本,苏冥才得以豪横地承担起,这种简单粗暴工艺带来的惊人消耗。
比较之下,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制备,则显得极为“省心”和“经济”。其核心工艺,不过是基础的电解食盐水罢了。
反应式:2NaCl + 2HO→ 2NaOH + Cl+ H
一个工艺流程,就能同步收获强碱(氢氧化钠)、氯气(用于合成盐酸)以及副产氢气。更美妙的是,生产一吨纯碱和与之对应的盐酸产品,消耗的电量仅有区区3000千瓦时不到。相比硝酸的制造,简直是喝西北风长出来的。
异界的炼金学基础相当普及,这些法师群体对物质变化拥有基本的认知。因此在单一生产线上的操作,大家学习掌握的速度都很快,生产进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稳步推进。
****
中午时分,港口负责人玛格莱丽打来了电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