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什么好的发展方向的时候,积极的配合,将来咱们村肯定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小康的生活,甚至能比小康生活更好咧。”
“要我说,咱们村将来说不定有一天能过的比隔壁县那个专门卖苗木的乡镇还好,多加把劲往这上面发展,要是起步资金不够,也能跟大队里反映,肯定会有低息贷款放出来的。”
村里人见识有限,所以吕尧把话说的很明白。
吕尧继续对老妈笑道:“往后再有人找咱办什么事,你就说现在生活还不好啊?让别人踏实把日子过好就行。”
这是正确的做法,老妈就是再抹不开人情面儿,也要这么做。
吕尧让老爸老妈继续待在村里,还引得外面的投资机构朝这边砸钱,对同一个村里的人来说,已经是很好很好的事情了。如果都这样了,村里人还不满足——那关吕尧什么事儿呢?
至于说那些村里不领情的人……就像吕尧家后面那户在京城挡拆的表亲,人家直接把家里父母都接走,直接跟这个村子断绝了关系。
吕尧也完全可以那么做。
大苏又不像南方的粤桂地区,那边的宗族是真有说法的。
再不济浙州,闽州那边的宗族也是很有说法的,尤其是温州那边,那边但凡说谁家想创业,村里都是会出谋划策的,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有门路的出门路。
这种互帮互助的景象在大苏这边是少见的。
大苏这边最盛产的,就是后世互联网上诉说《我有一个好高骛远,油嘴滑舌的失败堂哥》的表妹。
一个为了一丝丝希望撞东墙爬西墙,最后跌的浑身淤青,满头狼狈的男人,被外人笑话也就算了,可在身后,却被至亲之人冠以“好高骛远,油嘴滑舌”的人生墓志铭——明明是亲族,却就这么满眼风凉的看着,觉得他一次次创业一次次失败又继续创业是莫大的原罪。
因为在穷人家,糟蹋钱,就是最大的罪恶。
可如果那位堂哥成功了,那他的“好高骛远”就会是“高瞻远瞩”,他的“油嘴滑舌”也会变成“能说会道”。
实际上,人性使然下,大部分人都是那位“堂哥”的堂妹,温州那样的地方终究还是少数。
所以。
吕尧从不在乎村子里的其他人。
对于吕尧带给村子的变化,也是吕尧要回馈给村子的好处,而是为了提升老爸老妈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的连带——简单的说法就是:他们吃上了吕尧的红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