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也无法填满一下子扩充了十倍的土地啊!
于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起这些多余的土地,农业方面很自然的进入了大规模农场的工业化时代。
播种插秧一体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甚至于高空无人机……
在地球上,这些东西都是毋庸置疑的高科技产物。
然而在这个世界,单单一个青铜兽就能够解决半自动化的难题了。
再加上诸多神明的帮助,以及李伯阳的引导,类似的“平替产物”很快就横空出世了。
十只以上青铜兽联合拉动,可以装配上各种精妙机械结构的播种、插秧和收割机。
这种模块化的理念,甚至比地球上的一些大规模农场还要更加先进。
因为地球上的那些大型机械都是大公司出品的。
为了专利和保密,他们往往会人为增加使用和维修难度。
在大公司实现行业的垄断后,农民们每一次使用这些机械的时候,甚至都必须额外进行付费。
反观这个世界的大型农用机械,突出的就是一个简单、粗暴和狂野。
这其中稍微有点技术含量的,或许就只有源自于飞天寨的高空无人机了。
不单单只是一只会飞的青铜鸟那么简单。
其配套的定向巡航和播撒农药装置,可是属于飞天寨的绝密技术。
以神明和修行者的智慧,破译这套装置并不算难。
难的是该怎么应付后续的那位飞天寨之主——巫真。
那位巫真可不像道祖一样,对自己的所有技术都持有开源的态度。
出身于大夏的她虽然不知道“专利”这个词,但也已经有了最基础的加密意识和防泄密手段。
最起码,现阶段的百地群山很尊重飞天寨的劳动成果。
哪怕是好奇心最旺盛的李静姝,也仅仅只是在私下拆解了飞天寨的高空无人机,并没有将它的具体结构发表到《先知日报》上。
由此,一种基于默契而非明文条例的“专利意识”也诞生了。
李伯阳知道这是文明进步的体现,所以他并没有阻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恰恰相反,在知晓了这一切后,李伯阳甚至刻意向李静姝她们叮嘱,从今以后《先知日报》上只会公开一些人所共知的专利。
好在李伯阳对于《洛书》的更新倒是没有停歇。
所以只要《洛书》还在,“专利意识”的诞生就不会影响到整个文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