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绝对不会背叛。
当然,这些都是场面话,目的就是要从李舜臣这里得到好处。
李舜臣也明白这个道理,但他依旧表现得很高兴,因为他要麻痹这些将领。
这些将领虽然能看清楚一些东西,但在见识方面和李舜臣还是有差距的。
如果将来甘宁提供的物资进一步减少,恐怕想要维持两千多士兵都是难事。
到了那个时候,李舜臣就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减少士兵数量。
但任何一个士兵都不想放弃士兵的身份,沦为吃不上饭,被人随意欺辱的对象,所以李舜臣只能杀人。
把不需要的士兵骗过来杀掉,剩下的士兵就能活下去,而且保持一定的战斗力。
至于这么做会不会让其他士兵生出逆反的心理,李舜臣已经顾不上这么多了。
所以在稳住这些将领之后,李舜臣就就开始暗中调查这些将领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将来动手的时候也好利用起来。
暂时不管李舜臣在城里怎么搞事情,反正只要甘宁这边不出问题,李舜臣就算是彻底哑火了,不可能再闹出什么事端。
如果不是担心强行进攻可能会引起世界意志的反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而且就算除掉李舜臣,世界意志可能还会再整出来别的幺蛾子,陆川早就下令把李舜臣灭掉了。
如今这个情况其实就挺好,李舜臣等于是被圈养起来了,什么时候想灭就能灭掉,完全无法威胁到大陆王朝了,所以陆川的目光又转移到了倭州。
丰臣秀吉集团的威胁可以比李舜臣大多了。
丰臣秀吉、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真田幸村和本多忠胜可都是倭州战国名将,名气和人气都很高。
虽然倭州只是弹丸之地,远远不如华夏的面积大,理论上来说倭州的名将也难以完全对标华夏名将,但能够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人,必然有其过人之处。
就比如陆川怎么看都看不上的李舜臣,在十六世纪的朝鲜也是少有的猛将。
在不确定丰臣秀吉集团的真正实力之前,陆川不介意给他们的评价高一些,把他们当成强劲的对手来看待。
只有足够重视敌人,才不会阴沟里翻船。
所以诸葛诞和张郃一直都在关注丰臣秀吉集团,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第一时间汇报。
在陆川让甘宁对付李舜臣的这段时间里,丰臣秀吉集团也没有闲着,尝试着对张郃的军队发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