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诸位的?”
这倒是,就算秦国使团借他们的兵攻打下了塞琉古人的城池,秦国人也治理不了这些城池。
因为秦国使团没那么多人,也不会在此久留,要是秦国人攻下塞琉古人的城池,那些土地和人口最终还是得便宜了他们。
除非秦国派人过来,可秦国远在东边,根本不可能派官员过来。
这般一想,秦国使团只拿七成,其实是亏大发了,毕竟他们没法拿到土地和人口。
再一想,秦国使团这其实不是借兵啊,而是他们用秦国人当将领,让秦国人帮他们去打塞琉古人,为他们开疆拓土。
且最妙的是,秦国人还要为此主动向他们支付借兵的好处。
他们付出的只是借给可秦国人一万多的兵,可如果秦国人真能击败塞琉古人,拿下塞琉古人的城池,得到的回报将远超过这一万多士卒。
借兵这件事,秦国人向塞琉古人报复成功,他们也拿到了种种好处,可谓皆大欢喜,可能只有塞琉古人欢喜不起来,但塞琉古人欢不欢喜,不重要。
安息大臣们的不满瞬间消散,他们才是真拿了好处的大头。
王陵继续道:“报酬二为,我等会赠送给贵邦三百精甲;报酬三为,今后大秦向贵邦售卖物品时,可打九折。”
听到这第二个、第三个报酬,阿尔达班有心想说这也太少了,能不能再多给点精甲,多打点折?
可他又说不出口,因为王陵那句“若我等攻下塞琉古人的城池,人口、土地不是诸位的”已堵住了他的嘴。
秦国人都割让了这么大的好处,他不好意思再开口让秦国人再多给点。
阿尔达班只能将索要更多精甲的话给憋在心里。
秦国使者当真狡猾,早就料到了这点,所以才先说报酬一,正是为了堵住他们的嘴,让他们难以开口。
虽没法向秦国使者索要更多精甲,但阿尔达班还是开口道:“使者,这报酬二能否做些更改?”
王陵道:“王子想要如何更改?”
阿尔达班道:“可否将三百副精甲改为我等每年可向贵邦多派遣留学生?一千留学生,使者觉得如何?”
这位安息王子有远见,知道向大秦派更多留学生学习比直接要三百副精甲更好。
精甲虽不错,可是派留学生学到大秦的铸造技术,他们今后可以自己打造,岂不更妙?
一个是“授人以鱼”,一个是“授人以渔”。
对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