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士卒就破解了马其顿方阵,证明他们的办法具有普适性和普遍性,马其顿方阵自此之后将没落。
想到那位亚历山大完善的无敌方阵可能被秦国人终结,阿尔达班心里有些唏嘘,那位亚历山大所开创的时代要彻底落幕了,而为他拉上幕帘的是来自东方的秦国人。
也难怪秦国人对亚历山大东征之事不以为然,不觉得亚历山大时的马其顿帝国有多强,原来他们更强。
亚历山大开创的时代落幕,而西方将迎来秦国人的时代!
这也是李念建议始皇向西方诸国派出使团的一大原因:向西方诸国带去大秦的影响,终结掉原本对西方诸国有影响的东西,让他们转向学习大秦,接受大秦的思想文化。
也即对西方诸国进行文化入侵,中断掉他们原本希腊化、受希腊文化影响的进程,改为大秦化的进程。
李念对西方诸国的图谋很大,不仅要传播大秦的文化,还想打压西方原有的文化。
在日后,他会让大秦向西方诸国宣传一个观念:你们原有的文化是落后的愚昧的,正是这些导致了你们落后,你们想变得跟大秦一样强盛先进,就必须先丢弃你们那落后的文化,比如你们原有的文字、语言,还有习俗。
就像民国时,某些大师认为华夏之所以比西方落后,汉字是其中一个原因,于是主张将汉字废除,改用拉丁字母,好与国际社会接轨。
李念打算对这时代的西方诸国搞这套:废除掉你们那落后的语言文字,改用大秦的文字,好与大秦接轨。
一天后,王陵等人再次来到安息王宫,被阿尔沙克一世安排与阿尔达班商讨。
一间宫殿中,王陵等人和阿尔达班等人分坐于一张长桌两边,左侧是王陵等,右侧是阿尔达班和数名安息大臣。
借兵非小事,不是阿尔沙克一世答应借兵,就立马能将一万兵立即交给王陵等人,王陵等人立刻能将这一万兵给带走去打塞琉古人。
首先便是,这一万兵是安息人,与大秦使团存在语言不通的问题,这个问题必定要解决。
总不能上了战场后,曹参、灌婴等指挥这些安息士兵时,还得让翻译逐字逐句翻译,战场情况瞬息万变,战机稍纵即逝,等“我说—你译—他听”这个流程过去,战机可能都失去了。
其次,大秦使团没有足够的将领去直接统帅一万安息兵,得用原本就在军中的安息将领,如何指挥好这些安息将领也是个问题。
再者,大秦使团没有供给这一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