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要破城时,被高遵裕火速派出使者制止。”
王贲一脸不可思议道:“因为其还未到,不允许破城之功为他人所取?”
李念点了点头,始皇等人只觉得离谱,这还是人?
不过一想想是宋军,始皇等人又觉得很合理,宋军整出的令人智熄的操作委实不少。
这高遵裕该杀,当处以极刑,坚持任用高遵裕的赵顼也是该。
本对赵顼还有点同情心理的始皇等人不再同情,这是赵顼识人不明,且其母已劝过,可其不听。
“元丰八年三月,年仅三十八岁的赵顼病逝,谥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庙号神宗。”
“赵顼有远大的志向,但其所具有的魄力和能为不足以支持其实现志向。”
赵顼不是没有能力、没有志向,而是志向远大,但能力和决心跟不上。
“但比之于赵恒、赵祯、大书法家之流,赵顼已算有为之君。在其死后,其所推行的新法被其母高太后废去,其子赵哲亲政后,又将之恢复。”
“熙宁变法和元丰改制虽失败,但在赵宋留下了一些东西,到南宋时,有些新法还在沿用。”
王绾这时问出了一个问题:“公子以为这熙宁变法和元丰改制,为何而败?”
王绾对熙宁变法和元丰改制失败有自己的看法,但他想听一听李念是如何在看,会否给出与他所想不同的答案。
李念也知晓王绾问这问题的意思,笑道:“其一、变法有些想当然,且变法派盲目自信,其等看到了问题,琢磨出了办法,但未考虑琢磨出的办法是否符合于实际。”
“且一时符合于实际,不代表一直符合于实际,须及时收到反馈,做出调整方可。”
“可熙宁变法之中,变法派所想者皆只要新法实行,必能革除所有问题,少有想新法也当循况而变,因而,他们强行推行新法,不管新法有无问题。”
王安石、赵顼这等变法派,有“变法”二字,常会让人觉得他们所行所为都是对的,阻碍他们的反变法派就一定十恶不赦,全是错的,实则不是。
反变法派中有人确实指出了新法的缺陷和弊端,但变法派不以为意,认为不过是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只要坚持推行下去,大的方向走对了,这点小问题不足为虑。
孰不知小问题虽小,觉得不起眼,可一旦多了,大方向也得歪。
“其二、反对的力量太大,连赵顼之母高太后也反对变法。这是必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