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能解危。可曹彬又犯了一个错,他退兵了,有辽军在前,他指挥大军从涿州退往雄州,等待军粮送至。”
蒙恬不可思议道:“岂有不顾敌军当前退兵而待军粮之理?”
这宋军主将是正常人?
就这操作,能和第一次北伐时,对耶律斜轸之军视若不顾,而猛攻幽州的赵光义相比。
有啥皇帝就有啥将领?
这曹彬的兵法该不会和赵光义是同一个老师教的?
始皇道:“不仅如此,宋军三路大军出动,互为依仗,每路宋军皆有其敌,这等于各路宋军各牵制住一批辽军。”
“曹彬于此时退兵,本应由其应对的辽军没了牵制,这些辽军必会趁此机会去相助其他辽军,另外两路宋军危矣。”
本应由曹彬应对的那部分辽军没了牵制,只要辽军将领不傻,必会让这部分辽军行动起来,给其他宋军上压力。
而其他宋军要是不知道曹彬退兵,十有八九会被辽军打一个措手不及。
李念道:“赵光义也是这般向曹彬告诫,并下令让他率兵与另一路宋军汇合,可曹彬又犯了第三个错。”
还能有三,有其一、其二已经够离谱,没想到还有三。
“曹彬麾下之军为宋军主力,自然也负责牵制辽军主力,为做到这点,宋军诸多名将都聚于东路军。”
“按宋军的战前构想,东路军的主要职责便是牵制辽军主力,让其他宋军可攻取幽云之地,只要辽军主力不动,东路军也当不动。也即是东路军为宋军之盾,负责阻拦辽军主力,其他宋军为矛,攻城略地!”
始皇等人已明白曹彬或者说东路军的三错在何处。
始皇道:“东路军牵制辽军主力,敌不动,其不动,此乃重责。然这也使东路军失去了攻城略地,获取军功之机。”
王绾补充道:“而东路军将领多为宋军名将,彼辈心高气傲,见其他路宋军连战连捷,必会想要自己也获取军功。”
蒙恬道:“所以,东路军的宋将不会听赵光义告诫,其等会设法谋取军功,可如此一来,宋军战前谋划尽皆被破。”
“曹彬定无法约束麾下众将!”
宋军的战前构想相当不错,可无奈被宋军将领给执行得一塌糊涂。
王翦道:“岂能为军功而忘其责?军功随时可取,可战局倾覆,有全军覆灭之危。”
若在他麾下,各将领当以完成他下达的军令为先,谁敢为了争抢战功而置他的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