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子挥舞起来后破开空气,发出尖锐的鞭鸣,
文官由内阁首辅高拱为首,武官则由定国公徐文壁为首,按次序过桥。
队伍来到奉天门丹陛之前,此时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到来。
皇帝的座位设在奉天殿廊内正中,称之为金台。
再一次体验正旦大朝会,苏泽不得不承认,这种大型仪式确实能营造出一种神圣感,这也是彰显皇权最好的方式。
就在苏泽胡思乱想的时候,韶乐想起,一群鸿胪寺官员引着御驾出现在群臣视野中。
苏泽见到了好友沈一贯,鸿胪寺也是各种典礼仪式的操办者,紧接着鸿胪寺官员的是皇帝身边的太监,等到皇帝的金銮出现,阳光已经撒在了紫禁城内。
苏泽看清楚了金銮御驾上的皇帝。
这位正值壮年的天子,身形仿佛又清减了几分。
朝臣们眼尖地注意到,那象征至高无上的赤色龙袍似乎也显得有些空旷。
皇帝的面颊苍白中透着一丝病态的潮红,远不如往昔容光焕发。
在场的聪明人,都看到了皇帝的虚弱,看来隆庆皇帝希望通过这次朝会,想要彰显自己对帝国统治力的计划是失败了。
接下来,在鸿胪寺官员的引导下,在太监的簇拥下,皇帝进入大殿内,苏泽这个从四品的官员,也在一群侍卫的引导下进入大殿。
五品是个分水岭,五品和五品以下的官员,只能站在大殿外。
超过正五品的官员,就有资格位列在这大殿中。
苏泽是从四品,所以站在大殿的角落中。
几道目光落在苏泽的身上,苏泽知道这是负责维持秩序的御史。
殿中御史负责纠察殿上群臣的礼仪,失仪的大臣可以当场弹劾。
苏泽知道自己和御史的关系不好,所以他标标准准的按照上朝的礼仪执行,倒是没被御史抓到把柄。
隆庆皇帝升座后,钟磬齐鸣,响遏行云。
正旦大朝会的内容都是准备好的,先是内阁首辅高拱领着阁臣说上了几句吉祥话,然后就是阁臣汇报隆庆五年岁入盈丰、四境安宁。
这些奏对如同照本宣科,内容流于表面,只图场面上过得去。
这让苏泽想到了前世的年终总结,仪式感大于实在意义。
相比奏疏本身的内容,群臣其实都是观察皇帝。
当然,这大殿内的群臣不可能直视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