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扬出去,便是胆敢触犯国舅爷,死有余辜!
若是混出了头,那便是国舅爷识英雄、重英雄,提携他们给了机会。
将来他们都是程国舅一系。
逢年过节,往国舅府送的孝敬不能少。
他在朝数十年,这种权势的手段使的炉火纯青。
程国舅的确欣赏他们的胆气,但这胆气发在自己身上,终究是心里不痛快的。
……
北都乃是一座古老雄城。
青灰色的墙砖砌成的城墙,充满了岁月的厚重沉稳。
在这样邪祟遍地的时代,罕见的能给人一种“安全感”。
皇城位于整个北都中轴线稍偏北的位置上。
这片万亩的土地,是整个皇明戒备最为森严的地方。
皇城内外,有禁军三万,皇城司校尉三千!
还有七大门的七位一流!
此外,常年在北都西北观星台上的监正,总有三成的心意,牵挂在皇城中。
半上午的时候,赵北尘离京后的第二道密折送了进来。
经过了层层检查后,才由一个小太监双手捧了,低着头快步送到了御书房外。
在这里,被司礼监掌印太监拦下。
这位整个皇明所有宦官的“老祖宗”,亲自将折子送了进去。
北方天气寒冷,御书房的地下建有“地火龙”,烧的里面暖洋洋的。
当今天子穿着明黄色的天子常服,端坐在御案前看着一本奏章。
他的鬓间有些花白,面容凝重威严,让人看不出喜怒。
但掌印太监服侍陛下多年,从一些外人不会注意的细节上,已经看出来陛下此时心情很不好。
他便在廊下站住,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等了一会儿,陛下拿起御笔在奏折上写了几句,然后合上放在了一边。
“有事?”
陛下的声音传来。
声音在宽敞的御书房中回荡,苍老却又中气十足。
掌印太监轻手轻脚上前,将折子呈上去:“赵北尘送来的。”
皇帝皱了下眉头。
按说第二份折子不该这么快送来。
这便说明路上出事了。
皇帝心中不悦,有些人啊,还真是胆大包天!
什么事都敢干。
他拿起折子看了。
赵北尘忠实的只报告自己的所看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