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曾在报纸上看到过的,关于李家台子的一篇文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
对啊!
这才是社会主义国家农村应该有的样子。
车拐入一条小路,说是小路,也只是比穿过村子中心的那条大路稍微窄一点儿。
孙立将车停在了路边,没等下车,就见一个院子里跑出来一大帮孩子。
唉……
孙福宽又暗暗叹了口气,他家里也有三个孩子,可是和眼前的孩子的相比,他家的反倒更像是乡下人。
“到了,这就是天明的家!”
听到外面汽车发动机的声响,刚把那帮小萝卜头打发走的李天明也走了出来。
“天明!”
看到面前的两人,李天明先是一怔,接着便笑了。
“来啦,进屋吧!”
引着两人进了院子,孙福宽又一次开了眼。
他家住的是单位分的筒子楼,鸽子笼一般大小的地方,厕所是公共的,做饭只能在楼道里,就算是关起门来,也时常被迫听着邻居们一天到晚的鸡吵鹅斗。
好不容易孩子都出去玩儿了,两口子想增进一下感情,都得小心翼翼的,一不留神就被邻居听了墙根儿,然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大家伙茶余饭后调侃的对象。
再看看李天明的家,红砖绿瓦的京派四合院,青石板铺的地面,院子里还种着石榴树,搭着葡萄架。
孙福宽看着,都忍不住酸了。
人家过的这才叫日子啊!
“别站着了,坐吧!”
刚刚李天明在修院子里的葡萄架,前些日子的那场大雨,将已经开始爬蔓的葡萄藤给浇得七零八落的,得好好修整一下。
“孙哥!”
宋晓雨见来了客人,忙去堂屋,从冰箱里拿了几瓶饮料。
“晓雨,这位也是孙哥,孙福宽!”
宋晓雨笑着打了个招呼,孙福宽忙起身接过递来的饮料。
呃?
凉的!
这里都用上冰箱了吗?
这个疑问刚冒出来,孙福宽忍不住苦笑。
人家就是生产冰箱的,家里自然用得上,也用得起。
“路上还顺利吗?”
李天明给两人递烟。
“顺利,在火车上闲着也没事儿,我和福宽喝了一路!”
孙立说着,递给李天明一个眼神。
李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