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赵大、赵二,以及李贞,离修复到这个程度还差得远。
又瞅了两眼,林思成一脸狐疑:“京城百缮斋的手艺?”
张近东和白婉惊了一下:林思成的眼力,已经恐怖到这种地步了吗?
这可不是断代,更不是鉴定真伪,而是修复技艺。
京城能修瓷器的字号有上百家,他只是瞅一眼,就能知道是谁家修的?
看夫妇俩像是被震住了一样,林思成解释了一下:“百缮斋的老板姓赵,赵修贤。他长兄赵修能,是研究中心的合伙人。他两个儿子,现在在跟着我学手艺……”
林思成又指了指杯子和碗:“这应该是赵修能赵师兄的手艺……”
张近东恍然大悟。
这还是五六年前送到百缮斋补的,只补了五六件。张近东就觉得,收费贼贵还是其次,关键是手艺一般。
不是说不好,放在民间,这手艺已算是第一档。但如果和故宫、景德镇的专家比,这样的手艺,真心没办法比,所以后面就再没合作过。
之前他只见过赵修贤,没见过赵修能。虽然知道林思成的合伙人姓赵,不过没往一块联系过。
张近东没好意思多讲,只是点了点头,林思成大致也能猜的到。
他的手艺肯定要比赵修能稍好一点,但林思成觉得,想要做长久生意,能不能打开京城的局面,这次就是最好的契机。所以,还是先验验货的好。
他瞅了瞅,仔细挑了几件:
一件“慎德堂”款的豆青釉碗的碗盖。这个堂在圆明园九州清晏岛,是道光和咸丰皇帝的寝宫。
一件“长春同庆”的霁蓝釉盖罐,盖丢了,只剩罐。据传,这个款是同治大婚时的定制瓷器款,是不是已无从考证,但确实属宫廷御器款。
一件光绪缠枝龙纹青花杯,以及一件“咸丰”款的“蛙踞荷叶”粉彩葵口盘。
都是残器,但又残的不是太厉害,至少大部分的部件还在,能拼到百分之九十以上。
纹饰相对简单,锐气损的不多,补色的地方比较少,相对于青花大罐要好补的多。
林思成拢到一块:“张领导,我先试着补一补,等补出来以后,咱们再谈。”
“啊……现在就补?”
“下午两点吧,就在这里补!”林思成点点头,“我们是后天下午的飞机,差不多两天时间,可能补不完,但能补几件是几件!”
看了看案上四件残器,张近东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