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司马乂竟气愤道:“你们不上,那我亲自上阵吧!”说罢拔刀就要下高台,诸将都连忙拦住他,又不好去找刘羡,上官巳便说:“西城公(何攀)是久战名将,不如问问他,有何破敌良策。”
于是一行人连忙去找何攀问计,何攀说:“西军外垒即破,里面小垒多是用木头搭建的,正适合火攻!之前他们不是放火吗?我军也放火!到时都不需厮杀,一面派人清扫火堆,步步为营,把他们逼退,等他们待不下去了,就与他们野战!”
众人闻言,不觉眼前一亮:这确实是个好主意,虽然需要清理的时间长一点,但好处是伤亡小,一旦夺下了一块地盘,将它们烧为白地后,西军即使反攻也无法再占据地利。
于是上官巳自告奋勇,由他带着七千余众压阵,苗愿领万余民夫上前放火,以此来试图破坏西垒中的众多小垒,这才定下了新的攻垒策略。
司马乂这才消了气,不多时,上官巳等人压了上去。他又令台上鼓手们击鼓,自己在台上继续观看战势的走向。
黑夜之中,禁军将士与民夫们高举火把,如同数条火龙般,又浩浩荡荡地杀回了西垒城墙之中。西军士卒见禁军回来,立刻故技重施,藏身于栅栏之后,望楼之上,对着那些高举火把的人放箭。
西人的箭矢确实是又快又准。他们不同于禁军与北军,并不喜欢频频放箭,用箭矢的数量压得人们抬不起头,而是非常谨慎又高效地放箭。射速可能并不快,但是在火炬的指引之下,他们几乎每三四箭,便能射中一人,由于民夫很多都没有着甲,那些被射中的民夫,有时候根本没听到风声,噗通一声就突然倒了下去,好像黑夜中有什么鬼怪冒了出来,一把将他们拽倒了。
但西垒中战线狭窄,这种黑暗中的狙击无助于抵挡禁军的推进,在丢下百余具尸体后,他们仍旧抵达到众多小垒之前,开始按部就班地放火。放火的办法也很简单,就近从洛水之滨割一丛芦苇杆,一人拿着一把,然后堆在小垒与栅栏之下,甚至不需要多加火油,火苗顿时腾蹿而飞,很快就烧成一片。
西人对此也不是没有防备,他们准备好了灭火的砂土,看见哪里有火苗就往上面抛洒填埋。但火势起得太快,他们奋力填埋,但还是抵不过硝烟的熏烤,加上禁军将士同样用弓箭予以回击,这使得西军的灭火虽有成效,但无法阻止火势的蔓延。
于是形势渐渐倒向禁军一方。正如何攀所言,这做法虽然进度不快,但大火烘烤下,西军无法出来近身厮杀,只能眼睁睁看着那些由民房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