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候了。
面对如此阵仗,随行的孟讨年轻,到底沉不住气,他对刘羡道:“元帅,还等什么呢?再不率军先冲出去!贼军列阵完毕,我军就没有机会了!”
不及刘羡回话,李盛便肃然道:“恐怕不成,我军军心已经大乱,强冲过去,阵型必溃,到时对方围追堵截,恐怕没有几人能活。”
“可不冲又如何?”皇甫澹是刘沈麾下将领,对刘羡等西军老人并不熟悉,因此底气也有所不足,他道:“看对面形势,这里恐怕有不下十万人,我们待在这里,能够与十万人抗衡吗?”
此言一出,众人都难免有些心悸:是啊!对方的兵力十倍于己方,己方又没有外援,不早日逃跑,难道要在这里以一击十吗?那恐怕是全军覆没的下场。甚至有些人转眼望向背后的滩涂,眼见大河波涛滚滚,然后在心中思量,泅水渡河有几分可能。
“十万人又如何?百万人又如何?”
正当大部分骑士内心惶惑的时候,忽有一个年轻人站了出来,他站在人群中间,毫无顾忌地向左右人疾呼道:“诸位,自古狭路相逢,勇者称胜!当年秦军之势,何其盛大?可项羽破釜沉舟,一战而胜!为何?不就是项羽之勇远胜秦人,吓得秦人胆寒吗?”
“此战我军本就是舍生而来,以寡敌众,如今不过是失了一点先机罢了,还远远没有到言败的时候,怎么临战反倒怕死了?”
这年轻人的声音是如此激昂,将周围将领都吓了一跳,众人定睛一看,发现说话的原来是郭诵。郭诵乃是李矩的外甥,年龄刚满二十。可与李矩不同,他不到七尺身材,貌不惊人,扔在人群中可谓寻常男子。诸将见他辈分低,出身也低,平时都不与他言语,不意他此时出来说话,竟拥有如此胆魄。
诸葛延闻言甚为振奋,他击节道:“小子说得好!不愧是李世回的侄子!”然后回头对众人道:“不战即死!有什么可怕的?哪怕死了,也要堂堂正正,像个大丈夫!大家都是关西过来的,不就是来送死的吗?”
在这个时候,刘羡终于开口说话了,他拍了拍诸葛延的肩膀,说道:“南乔,不要引喻失义,什么叫送死?”
他拔出佩剑,手指上苍,向众人一字一句地说道:“举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刘羡的声量不高,但极为沉稳,在场的将领都清楚地听到了这句话,继而受到了感染,他们皆不约而同地拔出了手中的刀剑,寒锋在火光下熠熠生辉,他们同时重复道:“举身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