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只听说过当官的人多,官位不够的情况,却没听说过官位比想当官的人还要多。
割据派的江南士大夫末学后进海了去了,其中不乏一些十分出色之人。
但这些聪明人往往都是最先看明白局势的。
两淮大军完蛋的消息传来之后,官场的躁动几乎是立即踩了个急刹车。
如今想到当宋国高官的人有吗?
自然是有的,而且依旧如山如海。
但作为当朝左相,史浩怎么能容忍底下全都是酒囊饭袋呢?到时候任何工作都无法展开,整个宋国朝政将要变得更加乌烟瘴气。
史浩沉默半晌后,方才艰难出言:“所以才要想办法清除这几个恶毒谣言,否则朝局就要彻底动荡下去了,本相到时候也是无能为力的。”
杨沂中眯眼沉思了片刻,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用棉帕将一丝不易察觉的血红色遮挡起来后,方才缓缓说道:“我不喜用朝政来做交易,但事到如今,倒也别无他法了。
想要我发动皇城司,可以,但你必须下达正经朝中命令,明正典刑杀一人方能行。”
史浩有些警惕:“杀谁?”
杨沂中翻着眼皮,一字一顿的说道:“钱端礼!”
“不成!绝对不成!”
史浩断然拒绝。
钱端礼乃吴越王钱俶六世孙,荣国公钱忱之子,为参知政事兼权知枢密院事,虽然全程没有在政变过程中露面,却是整个团伙中不可或缺的人物。
原因倒也是简单明了。
五代十国中……哦如今官方称呼应该是六代十三国……吴越国乃是主动献土归降宋国的,因此吴越钱氏在宋国朝廷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受到赵氏的优待。
而吴越国的国土范围正是北起大江,南至福州。东起大海,西至衢州的一片土地,都城就是杭州,也就是如今的临安府。
换句话来说,在赵构还没夹着尾巴南渡之前,钱氏就是京爷了。
钱端礼本身就是临安本地人,在临安府根深蒂固,甚至能光明正大的打破异地为官的规矩,坦坦荡荡的当了一任知临安府,如果史浩不将其拉进政变团伙,反而不正常。
而钱端礼对于赵眘不满的原因也是摆在明面上的。
京爷当得好好的,眼瞅着世世代代都能当京爷,突然有一天,爷还在,京城竟然跑到建康去了,这谁受得了?!
钱端礼受得了,那些钱氏的附庸也受不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