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局势波谲云诡,虞允文不回来坐镇,又能如何呢?
“太不巧了,太不巧了。”
虞允文捧着文书,喃喃自语。
“左相所言何事?”
“没什么。”虞允文强行平定了心情,随后看向了户部尚书曾怀:“曾尚书,是你出面,停了两淮与山东中原的大宗粮食贸易吗?”
曾怀不知道为何会议主题从迁都转变成了商贸,却不敢不答:“回禀虞相公,正是我下令的。”
“为什么?”
曾怀坦然道:“其中自然有大宋与刘大郎关系诡谲的缘故。但更多还是为了筹集北伐军粮,而严格管控粮食。
虞相公,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刘大郎治下出手阔绰,若不能严令阻止,根本拦不住地方豪族卖出粮食。”
虞允文:“那你可知,刘大郎是用什么来购买粮食?”
曾怀言语微微一顿方才缓缓说道:“自然知道,乃是战马。”
金国的猛安谋克户迁徙到中原虽然有百害,却还是有个好处的。
那就是他们将中原许多地方布置成了草场来养马。
所谓农场一般都是最好的牧场就是这个道理了。
当北伐军进取中原之后,这些战马与马场自然也就归了汉军。
当然,刘淮也不可能让万亩良田继续长草,却也不可能将马场全都抛弃掉,在统筹规划之后,数座马场就在中原山东建立起来。
如今的群牧司制置使,就是在两淮以运动战将宋军击溃的契丹大将萧琦。
经过数年的发展,群牧司中的战马已经多到可以买卖的程度了。
这还没完,因为山东等地民间本来就有养马的传统,而刘淮又不禁止马匹贸易,所以,经常有北地汉人牵着马匹来到两淮来贩卖。
这给虞允文组织骑兵带来了极大便利,也几乎成了宋国唯一的战马来源。
至于宋国的群牧司……只能说继承了宋国干什么好事都会变坏事的传统,不提也罢。
曾怀说一千道一万,如今终究是将宋国的战马渠道掐了。
以曾怀的精明强干,不会想不到这会造成多么严重的后果。
但他还是干了。
虞允文看着一脸坦然的曾怀,思量了片刻之后,方才说道:“曾尚书乃是泉州人?”
“正是。”
“想必也精通海贸了?”
“下官曾任提举浙西市舶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