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淮之所以同意辛弃疾,答应给程凤一些支援,一来是因为这毕竟是之前给出的政治承诺,刘淮但凡有些千金买马骨的智慧,就得挤出些军资来做样子。
二来,刘淮也知道辛弃疾扔下之前可能发生的政潮不管,专门来问这件事的深层含义。
因为在海外分封开拓,本身就是当日刘淮对于内部矛盾的解决之法,辛弃疾还给他儿子辛铁牛预定了个国王的位置,由不得他不上心。
类似这种大政方略,指望官方万事俱备后再强行推动,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也只有让某个人先在中土之外分封建制,当上实封王侯后,才能引起其余人的蜂拥跟随。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如果将目光放得再长远一些。
日本岛国不可能全都是外藩,其中必然会有中土直辖的土地,有人就会有利益集团,之后中土无论哪个国家当朝,都不会轻易闭关锁国。
至于硫磺、银矿等矿产,都只能算是边角料罢了。
当然,刘淮只是动笔划一划罢了,能不能在日本立足,乃至于真的割据一方,就看程凤的本事了。
不过以刘淮浅薄的历史知识看来,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因为如今日本与高丽、宋国都是一个臭毛病,重文轻武。
但偏偏日本这破地穷山恶水,刁民众多,再加上身处岛国,海盗盛行,需要武人不断率军打仗。
又需要武人拼命,又不给武人政治待遇,早晚会出大乱子。
如今正是武士阶层冒头的时候,到时候程凤扯虎皮做大旗,拉一派打一派,不怕拉不起一些人马来。
辛弃疾接到刘淮传来的文书之后,立即行动起来。
他召集了包括徐州在内的山东豪强,明确表达了中枢的意见,并且将一批汰撤下来的兵刃皮甲交给了他们。
你们在海外折腾的再热闹,中枢也只会高兴。
但这些兵刃盔甲若是流回中原,就等着被满门抄斩吧。
山东豪强们闻言皆是士气大振,恨不得立即将这个好消息传到济州岛。
而济州岛上,前来运送补给的赵白英,也已经与之前的老大哥程凤见了面。
赵白英已经被海上的烈日晒得黢黑,他当面听完程凤的言语后,有些哭笑不得:“大哥,高丽君臣但凡不是傻子,迟早发现你在骗他们。”
程凤扇着蒲扇,满不在乎地说道:“嘿,赵老弟,这就是你经历事情未深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