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书格式到情报交接,从军队行军到扎营列阵,从参谋制度到军官体系,从兵法韬略到新式武器,他们都得学个七七八八才成。
一开始,这些河南出身的将领们还觉得学这些东西没用,但从今年六月开始,他们进入各军之中充当副将,跟着常备军进行实习演练之后,方才发现,汉王是真的将他们当作自己人了,也是真的想要培养他们充当军中骨干的。
与此同时,这些河南将领还通过与家乡的书信往来,得知河南也在整训汰撤兵马,有的部下不习惯那些严苛的队列训练,写信来向原本的将主抱怨。
乡里乡亲抹不开面子,因此谢扶摇就硬着头皮去找石琚来求个通融。
石琚也没有呵斥,只是说原本的谢扶摇是要回到军中得用的,可若陈州军没有被纳入汉军正军体系之中,那他们就只能充当辅兵了。
如果谢扶摇真的愿意,石琚倒也不介意亲自去向刘淮求情,让陈州军某部成为二线部队,并由谢扶摇统辖。
谢扶摇屁都不敢放,就灰溜溜的离开了。
不过这件事传开之后,却让河南将领们更加兴奋。
这不就说明还能有朝一日回到河南家乡统军吗?
然而即便有这般念想,他们也没有想到时机会来得这么快。
刘淮听懂了辛弃疾的意思,却只是回头看了一眼几名河南将领,就笑着说道:“五郎的意思是,仆散忠义很有可能先进攻淮北?”
辛弃疾想了想,重重点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以己度人,易地而处,我也会这般做的。”
辛弃疾说话还是比较给河南诸将,尤其是石琚、李通面子的。
如果说的直白一些,那就是宿州以西,汴梁以南,襄樊以东,淮河以北的这数州河南之地,那些新归附的兵马战力是不足的。
而且因为汴梁如鲠在喉,拦截了南北交通,因此必须得有人在河南数州主事。
如今的李通虽然政略过人,但是军事上没有建树,也并不是帅才,难以控制局面。
为今之计,只有迅速往南方派遣大将,进行统筹调派。
刘淮点了点头,再次回头在众将身上扫过一圈,随后又对辛弃疾说道:“五郎所思,即我所想。”
“谢扶摇!杜无忌!侯琪!”
“末将在!”
“今日予你们将令,各自拔擢为统制官,回去之后各领本部兵马。”
“喏!”
“张术,擢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