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宋国来说,汉军实在是太强大了,以至于刘淮只是在商丘出现了一次,就足以引得汴梁震动慌乱。
作为众人口中的汉王,刘淮不用处心积虑的使用手段,他存在的本身就是最猛烈的政治攻势。
汴梁之中的无数豪强、士族、豪商乃至于猛安谋克户,都会以伏地乞怜的姿态请求刘淮入主。
面对这等两难的局面,仆散忠义十分艰难,而刘淮这里同样是产生了犹疑。
若是冬日小规模用兵,自然无法发动对河北幽燕的大规模侵攻,可还是能对晋地发动一次上万人的攻势的。
然而就在九月中旬,虞允文送来书信,告知了刘淮的全盘谋划,说是要与汉军会猎金贼,光复汴梁,还望刘淮能从东、南、北三方出兵,夹击仆散忠义。
对于刘淮来说,他很清楚虞允文在打什么主意。
无非就是汉军在前方厮杀血战,而宋军在后方捡便宜。
但最让人恶心的就是,虞允文大张旗鼓的将此事宣传了出去,虽然有恐吓西金作为遮掩,却又如何不是将刘淮架在了火上了呢?
汉军这个军政集团的法理来源就是北伐收复失地,也就是所谓的‘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现在宋军要主动进攻金贼了,若是汉军不发动进攻,反而坐观成败,岂不是在违背政治承诺?
到时候天下英豪如何看你?
汉军内部自然也是十分腻歪,纷纷痛骂虞允文不当人子,打得一番好主意,不去啃硬骨头,反而想要让汉军为宋国火中取栗,简直是在做梦!
但是愤怒之后,终归是需要议定个章程的。
在争论磨合之后,参谋部总结出了两个意见。
首先有个大前提,既然宋军是要声称出兵攻打金国,那么不管宋国是在用假把式虚张声势,还是真的要拼命,汉军却是绝对不能落于人后。
否则宋国打出成果,而汉军却无动于衷,岂不是将北伐大义拱手让人了吗?
其次,即便出兵,却也不能违反今年开春就做出的休养生息的决定,不能将此战打成一场大决战。
军校已经筹建中,就差临门一脚。
大炮也在紧锣密鼓的铸造之中。
而那些炮兵指挥同样刚刚入学两个月。
更何况因为数月之前卫所动荡而汰撤了大量卫所军官。
若是现在就发动全面决战,莫说这些全都得被打断,就连如今逐渐开展的水利与道路整修工作也得全面暂停。
这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