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他手底下的河南数州是真的打不下去了,现在被金军强征而来的签军都还没有收拢完全呢!
得到刘淮的私下保证之后,石琚放松了许多,倒了一杯茶之后继续问道:“不知道大郎君想要如何安排我们这些人?”
刘淮对此同样早有腹稿:“我会调李通李相公,还有一部分河北、山东官吏与兵马来河南,收拾民生。
你麾下的河南将领与官员,我会升迁他们的官职,到河北或者河南北部任职。
当然,这只是大略,还需要细细思量才对,不过无论如何,想要彻底梳理地方民政,就得将这些真正有本事,却碍于乡亲颜面不好下手之人调走才成。”
异地为官嘛,这也算是老传统了,所以石琚并不在意。
他细细思量片刻之后方才说道:“李通那厮确实是一个内政好手,虽然性贪鄙无度,却是个阿谀媚上之人,只要大郎君能一直维持清正本性,李通自然就会成为清官能臣。”
刘淮点头:“无论如何,这些事情都得在秋后方才有时间去做,如今则是一动不如一静,还请石相公能替我整理出一份治理河南的文书,也算是给李相公作个护官符。”
这自然是说笑的。
李通一个在完颜亮时期就已经在河南深耕数年的金国独相,带着河北山东的兵马与官员返回到河南,背后还有已经差不多成了战神的刘淮撑腰,在河南堪称是无敌的存在。
还需要护官符?
这分明是刘淮让石琚留下值得信任的本地人,让李通一来就可以将其引为心腹。
石琚自然是连连点头应诺,随后则想起了另一番事情:“那陆相公呢?若没有李通牵扯,陆相公岂不是要在山东彻底掌权?”
刘淮冷静回道:“自然是要趁着调换任用官员的机会,让陆先生也去河北,做一任河北经略使。
不仅仅是陆先生,还有张孝祥、陈亮、朱夫子这些人,全都到河北去,他们让他们距离江南越远越好,而此时河北百废待兴,也终究有他们施展一身所学的地方。”
石琚叹了一声,放下茶杯拱手说道:“大郎君仁念。”
在石琚看来,如今已经到了快与宋国翻脸的时候了,即便不清理内部心向宋国之人,也要将他们驱逐出去,最差也应该边缘化,不让他们再掌握任何权柄。
但是刘淮却选择了最大程度上的保护,将他们调离中原山东,使得他们远离宋国,到时候可以将主要注意力放到对付金国与恢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