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大海与河流不同,河流再宽,也是在陆军武力投射范围之内,但大海实在是太广阔了,有很多地方是权力真空的。
但是权力讨厌真空,真空会产生新的权力。
就是海盗。
更恶劣一点,是时候官家水军跟海盗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海商想要生存,就得需要武力,否则出海就是为海盗送肉吃。
也因此,一艘船上的青壮水手往往都是能打水仗的武士,他们有刀有枪,乃至于有盔甲。时代再往前发展,他们还会有火枪大炮。
好了,现在你是一个沿海县的县令,按照编制,你只能控制二百多土兵弓手,但在你县里有个大海商,他有十条大船,一千多职业水手,上万人靠他吃饭,有刀有枪。
那这个县是县太爷说了算,还是大海商说了算?
朝廷中枢会如何认为呢?
可能会有人问,如果发展海军来压制海盗,岂不是可以解除海商的武装?
很遗憾,这也是不可能的。
因为发展海军,必须得有水手与海船,单靠海军那点编制,根本不可能让造船厂与水手行业生存。
对于这个情况,历史上的带英已经给出了答案。
让商船上的水手作为水军的补充。
事情又绕回来了。
没有海商,无法有海军;没有海军,海上说了算的就不是国家了。
刘淮与几名心腹商议之后,他们面对这种新型课题也有些迷茫,到最后也只能通过这种办法,来控制海上的武装力量,以此来作裱糊了。
至于之后发展成什么模样,谁的心里也没底。
而面对刘淮提出的要求,这些商贾最终还是低头了。
没办法,都是为了挣钱嘛,商人吃饱了撑得跟管家作对?
刘淮满意点头,随后给了这些商贾一些甜头:“第三,三年之内,你们这些人,往山东运送粮食的,按照数量有一定的税赋减免政策。
而无论是金国,还是宋国的商贾,每三船就必须得运一船的粮食,否则就得原路返回去!”
几名商贾又是频频点头。
这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关税,用以保证山东海商的竞争力。
刘淮趁热打铁,伸出了第四根手指:“第四,我也希望你们等负起一些社会责任,扩建船厂的时候,不妨多聘用一些青壮,多发放一些粮饷。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而官府也不会无动于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