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全部换血,但也换了不少,那些能够侥幸留任的,不管将来想不想捞,这时候的还都更知趣,不想触霉头,变成出头鸟。
工匠劳力们有了闲钱,也敢于请个半天一天的,回家探望父母,捎些工钱,老父母们自然有考量,要把工钱换成更实在的东西,添置一两件家用。
有的做工的人,性子粗,干脆自己就在集市间花用起来。
无论怎样,市井间商铺、乡野间货郎的生意,都变得更好,他们也各有需求。
如此节节传递,把整个登莱山集,都带动得更有活气。
陆元德在市井间走动,深觉赏心悦目,但是他回到谷中一看,这些弟子的家眷们,可就各个愁眉苦脸,忧心忡忡的。
老道自己,也未必不担心战况,但更知道,不该沉溺于此,心中一动,就请大伙儿帮他个忙。
他要在这谷中,布置一座座奇门阵法。
楚天舒有意围绕这里,打造出将来门人弟子们进学的好地方。
陆元德就想到了很多适用的阵法。
一些提高隐蔽性、防御性的困阵,当然已经提上日程,最先布置。
但阵法妙用万千,除了攻防迷困,将来所用,也可以是养心益神,调光通风,活水活草。
可以是隔绝阵外噪音,也可以是让阵中之人朗朗的读书声,传不到外面。
“师父,来了。”
石头道童一口气扛着十几根大竹走来。
前头的大竹根,留着根须和土壤,后头长长的竹竿竹叶,就免不了拖在地上。
像是一只巨大的绿孔雀,垂着尾羽,徐徐而至。
卓远父女,也跟在旁边,卓远肩上还扛着一米多高的青黑大石。
大石之上,被凿出了许多孔窍,偶尔有风吹过,就带起一阵好听的声音。
仿佛一种叫做陶埙的乐器,但又有点像是竹管的韵声。
诗经之中说,伯氏吹埙,仲氏吹篪。都是周朝已有之雅乐,前者是陶制,后者就是竹制。
“陆道长,这都是按你说的凿出来的,你看看,有无不对之处?”
卓远把大石小心的放下。
陆元德绕着大石走了一圈,伸手轻敲,传出清脆回音,带笑点头。
他指挥石头道童,把那些大竹一棵一棵栽下,又让众人把新土填平。
卓远的那块巨石,被他精心掐算后,放好了位置,让众人都退出竹林。
“朝菌不知晦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