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他跟八皇子楚江南同样是穿着纯白色镶金边的袍子,但是气质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说八皇子是潇洒和不羁的代名词,那么他就是沉稳和优雅的写照。
他就是神工城乃至于整个楚帝国都人人称颂的大皇子楚道临。他在楚国的声名赫赫甚至隐隐超过他那个不争气的八皇弟。
与八皇子的叛逆顽皮不同,他的早慧是最令人称道的,三岁习文,四岁时书上的文章和诗词便能倒背如流。
六岁时提出的问题能问倒教授他学问的老师,十余岁时便能与大臣们商讨军国大事,提出的意见常常让那些大臣觉得面对不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
就算是宣武帝楚雄心思也不会如此的细腻,就像在面对一个返老还童的老妖怪一样。而现在与其说他是一个皇位的继承人,还不如说他更像一个出世的修道之人。
每逢大战,他的父亲宣武帝楚雄总是习惯于把指挥权交给他,自己却亲自上阵厮杀,就像那场十几年前对抗霍大将军一样,好像丝毫不担心他的儿子会指挥失误,甚至会有杀父弑君的念头。
每每遇见像今天这种进退维谷很烦人的事,他也会把他这个大皇子拎出来当挡箭牌,自己却去躲清静。
楚雄就是这样只知道打江山不知道坐江山的皇帝,他如何能够坐稳他的龙椅吗?
你可要知道,作为一位在开疆拓土上不输先祖武帝的皇帝,除了自己能打以外,更重要的就是知人善任。楚雄在看人方面的功夫要远胜于他打架的功夫。
在宣武帝看来他这个儿子就是个极其优秀的智囊军师,但却缺乏做一个皇帝,甚至是做一个主将的野心和欲望。
因为他太聪明了,能看的透很多事,,但是正因为这样他也就没有什么执念了。
而楚雄却明白世上没有算无遗策,全知全能的人,真正遇到强敌的时候靠得还是对胜利的执念。这方面他还是比较喜欢他的八儿子,像他年轻的时候有一股冲劲。
不知道大皇子的生母容妃,满朝的文武,甚至楚国的黎民百姓知道这位英明神武的宣武帝其实是这样想的。
他们会不会大骂他们是昏君,放着这么文韬武略,样样皆精的儿子不用,竟然想用一个只知道沉迷声色犬马的废物。但是楚雄在表面上,肯定是做足了想让大皇子楚道临做皇帝的排场。
无论他是因为他确实觉得这个儿子是可造之材,还是因为他的母亲是大楚皇宫的女主人,怕他自己后院起火。
可是他都把儿子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