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拨出了一个号码。
正在办公室里批阅文件的梁惟石,在接到高树起的电话,听对方说明原委后,不禁微微一笑说道:“刘记者的话有一定道理,我的批示也不是机密,不怕任何人看。”
“你告诉他,拍照留证没有问题,只要光明正大的提出要求就行了,对于这种合理要求,我们怎么可能不答应呢?”
放下电话,梁惟石轻轻摇了摇头,他对这个与法师同名的记者,颇有印象。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对方应该就是在那起黑砖窑案中,以工人身份冒险深入砖厂探察黑幕,最终协助警方捣毁黑窑厂,解救三十多名民工,有着刘大胆之称的著名记者。
对于这样一个真正‘以揭露黑暗与不公,为民请命为己任’的媒体人,他理应给予一份特殊的尊重和礼遇。
所以他明知道对方的那点儿小心思,但他既不生气也不在乎,想拍就拍吧,他的字还不至于丑得见不得光。
另一边,高树起收起手机,似笑非笑地看着刘海柱说道:“书记说了,想要拍照留证,大大方方地提出来就可以了。书记还说,相信刘记者一定会保持一如既往的客观公正态度,如实报道,发挥媒体人应该发挥的社会监督和引导正确舆论的作用。”
刘海柱老脸不由一红,心说这位市委书记也是个不吃亏的,即使是答应了他的要求,还不忘暗暗调侃他两句。
不过他心里也并不在意,反正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需回去稍做整理,一篇新鲜出炉的报道,就会登在观察报的头部专栏上。
具有丰富经验的刘海柱很早就明白一个道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为一种特殊的监督手段,在相当多的案件与事件当中,往往能够发挥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正如那位梁书记在任县长期间说过的一句话——‘司法不应受舆论干预,但有些时候,我们必须要承认,舆论确实可以争取到正义!’
市长办公室里,贺建新正向长天市委书记徐振东汇报‘我爸是秦邦’一案的最新进展。
“公安局那边已经开完了新闻发布会,将案子的情况说得十分透彻,相信可以打消民众的质疑,平息不良影响!”
他这不算是越级汇报,因为是徐书记给他打来的电话。
徐振东皱着眉头,沉声嘱咐道:“这次的情况十分严重,众多知名媒体连续报道,民间反响巨大,影响极坏。”
“总之,你们那边要特事特办,尽可能加快处理流程,给公众一个满意的交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