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张照还比较省事。
不服的氪星人当然也有祭出自己的素描本说事。
只是这素描本中,已经没有那位女孩儿的素描了。除了洛杉矶的街景外,就只有另一位赫本女士在世界各地和儿童们的素描画。
这下可让这一位赫本女士更吃味了!酸溜溜地说,素描本中的感情都快溢出来了,怎么陪她一起作画的时候都是干巴巴的。
搬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氪星宝宝很痛,但氪星宝宝不说……
偏偏像这种时候,这位医师诊断有失智症的老奶奶,记忆力却好到可以隔了三天,也还记得这事儿。一而再,再而三的提起,然后三天又三天。
本来还指望年迈的凯瑟琳·赫本奶奶,可以像金鱼一样,只有三分钟的记忆。然后自己趁机封印素描本,以后绝对别在她面前拿出来。
这下看来,要被记到下辈子了……
对九十二岁的高龄长者,使用大记忆消失术,会不会有些超过了?氪星人认真思考着。
不过亨利还是认真琢磨起了色彩的运用。
以前都是铅笔素描画,或是原子笔素描,没有颜色,只能靠光影、浓淡来表达。
加进色彩要素后,表达的材料则更为丰富,当然就能够讲述更多想法在作品中。
从文艺复兴三杰的作品开始,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到印象派、抽象艺术。一部欧洲艺术史,就是一部与色彩斗争的历史。
近代之前,化学颜料还没出现,艺术创作的色彩受限于矿石颜料与自然颜料的发展。
譬如昂贵的‘印度黄’,事实上是从喂食芒果叶的牛只尿液中取得。青蓝色则是由阿富汗生产的青金石研磨而成,而青金石是宝石的一种。
不说这些颜料在当地有多高的价值,光是千里迢迢运到欧洲,没翻个几翻根本对不起负责运输的商队或船只。
如何用有限的颜料表达出无限且复杂的情感,就成为当时画家们的重要课题。
从米开朗基罗为教堂壁画所留下的宏大场景,透纳那幅在黄昏中的《勇莽号战舰被拖往最后泊位拆解》,再到梵谷的《星夜》、《吶喊》为什么会是那样的表现。
一代代的画家将自己的情感渲染成可视的色彩,以此来感染他人的心情。
只是当自己真的顺从心声,凭直觉配色,画出了一幅水彩画后,亨利忍不住笑了。那是一幅各种互补色打架,疯狂又奇诡的画面,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凯瑟琳·赫本这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