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轻快,从里间出来:
“看看。这是定金——这下满意了吧?!”
沈跃慢慢抬起头,一眼扫过,就被侍从手里的托盘耀花了眼睛。托盘上金光灿灿,耀眼生花,分明是一枚金饼。他立刻再次伏地:
“够了!够了!小人——”
够不够其实他还没算出来。这枚金饼的重量,他没称过,纯度,他更是没有验证过;
按照从海盗赃物里抄出来的、目测差不多大小的金锭计算,大概是五百匹锦缎、四百石稻米价格的二十分之一左右——
当然,这锦缎不能是非常好的优质织锦,只能是素绢之类,这稻谷,也不能按照荒年的价格来算。
但是,但是!
刚才惊鸿一瞥,这枚金饼上,有琅琊王府的印记!
“够了就去办货。”青衣书佐冷声吩咐。沈跃连声答应,慢慢爬起来,伸手去捧托盘。
手还没碰到,侍从横移一步,捧着托盘躲开了他的手;与此同时,另一个默默站在屋角,没什么存在感的侍从忽然上前,铮的一声,腰刀出鞘半截——
沈跃扑通一声又跪到了地上。
“别慌,不是要抢你们东西。”青衣书佐缓声道:
“兹事体大,府里要亲自看货。这两个人,跟着你下江南,看着你办完货,再跟你上来。可有异议?”
“没有!没有!王府愿意用小人,是沈家的荣幸!”
沈跃连声回应。他在琅琊王府的帮助下,出清了这批货物,又采购了一批新货:
铁矿不能买,铁锭也不能买,剪刀、铁质农具和厨刀这些,还是很好的货色;
江南的丝织业虽然已经开始兴盛,齐纨鲁缟,乃至葛布,在江南世家那里,还是很受欢迎、甚至很受追捧的货色,世家大族以身着中原织锦为荣;
黄海的海鱼、贝类、海参等干货,琅琊蜂蜜与蜂蜡,乃至出自附近山区的枣、栗、核桃等干果,也狠狠地装了一船……
他们甚至还运载了十对耕牛、五匹青州马。琅琊王府的侍从虽然脸色难看到极点,却也不曾阻止,臭着脸和他们一起登上了船。
海船破浪南下,只花了半个月时间就返回沈氏族地。卸下北地商品,换装锦缎、粮食,再一次扬帆北上:
这一次,到达琅琊时,接见他们的已经不是青衣书吏,而是一个年龄更长、气度明显不同的官员。
他对从人呈上的货物单子看也不看,径直屏退左右,压低声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