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至少,是他们认为的真话。他微微一笑,起身拱手:
“既然如此,那就劳烦两位道长,稍施妙手吧。能够略略安抚地气,让亡者安息,也是功德一件。”
他大踏步走出营帐。帐篷里,沈乐目送帘子落下,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已经被师兄一巴掌拍在背上:
“怎么说话呢?跟秦王殿下说话,怎么‘你’啊‘我’的?!”
“啊这……师兄我太紧张了,一紧张,我就真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李世民似乎真的把他们的话放在了心上。第二天,就有一位身着青色官袍、气质儒雅的文士,步履沉稳地踏进两人的军帐:
“打扰两位道长了。在下姓杜,名如晦,奉殿下军令,带人助两位道长疏导地气、安抚亡魂。”
沈乐双眼一亮:
杜如晦!
初唐名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房谋杜断”的杜如晦!
有他帮忙,收集五金精英什么的,几乎用不着楼云和沈乐自己要死要活,踏遍整片战场。杜如晦直接拿出地图,铺在两人面前:
“以二位道长看来,虎牢关战场应该如何安抚,‘镇煞瓷塔’又该设立在何处?”
楼云皱着眉头盯住地图。这地图在将领眼里,或许已经足够详细,可以让他们照着地图指挥谋划;
但是在他眼里,这地图还是太过简略,依靠上面的山形水势,完全想不出地脉走向,也推测不出地煞会沉积在哪里。
——看来,还得自己亲自走一遍,或者飞上去俯瞰一下?
“杜先生,此事需分两步。”沈乐见他不说话,就指着地图,抢先开口:
“其一,便是这虎牢关战场及周边。大战方歇,亡魂怨气与战场遗留的兵戈煞气交织,最易滋生阴晦。尽快清理五金精英,就能让兵戈煞气失去依归,怨气想闹,也不容易闹起来。”
杜如晦点头:
“秦王殿下亦有此虑。战场清理,尸身埋葬,本就是大战之后的常事。二位道长所需之……‘五金精英’?也可着专人优先收集,送至二位指定的,炼炉?”
“东西送来就行,道门自有熔炼之法,倒是不用炼炉。”楼云回过神来:
“对了,我明天给您一些符篆,让士兵佩戴,遇到五金精英,自然会指示方位。此事重要,多多拜托!”
“其二,就是烧制瓷塔、寻找地脉。师兄长于地理,至于瓷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