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香案,牌位,果蔬。
在船头旁边搭起香案,焚香拜祷,仿佛是在请妈祖的神力,帮助她和古船沟通;
而另外一位老和尚,则是在船尾那边盘膝端坐,手指一粒粒捻动着念珠,闭目诵经。
至于这种诵经的方式,是在为古船开光加持,还是在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古船沟通——众生平等,大概器灵在佛家眼里,也属于沟通对象?
总之,桌边就只剩下魔都特事局局长,和沉船博物馆过来的一位中年教授,与沈乐面面相觑。
教授沉默片刻,推了推眼镜,咳嗽一声:
“沈同学,你说这艘古船……是明朝永乐年间的?是郑和下西洋船队里的船?你有证据吗?”
“有啊!”
沈乐极其流离地回答。他打开手提电脑,翻找到装检验资料的文件夹,挪过来给教授看:
“您看,这是古船船板做的检验报告……这是古船船钉的检验报告……船帆……帆索……”
“这是古船船板材质鉴定……这是艌料鉴定……以松木等为主……形制、用料符合明代龙江船厂习惯……
但是,有一批船板用了东南亚硬木,说明它大概率在东南亚受过船损,就地取材进行修补……”
这些文件,有一部分教授事先已经看过——通过博士师兄渠道拿到的文件。也有一些,教授从来没有看过,这会儿看得十分仔细。
看了半天,还是摇摇头:
“但是这个证据也不足。如果它没有出过海,只是用南洋带来的木料修补过呢?
还有,你说它被用来参与大醮,后来经历宸濠之乱,在鄱阳湖沉没……”
这个就更没证据了,我知道。
而且,船上那些人偶,那些家具,特别是那些纸质家具、纸灯笼、纸人偶啥的,要说是当时保留下来的,这个很难说服人啊!
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沉船里面,保留过那么多的纸质文物!
这个我也说服不了你……沈乐默默想。为今之计,他只有祭出万能招式:
“是云鲲自己告诉我的!”
“啥?!”
“确实是古船自己告诉他的。”妈祖庙的守庙人结束了一轮祷告,似乎真的在妈祖帮助下,和云鲲建立了一定的沟通,这时候快步走过来。
她额上香汗点点,显然刚才那次沟通对她的压力很是不小,脸上红晕未退,胸膛起伏不定:
“我刚才和云鲲聊过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