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修文物,能给博物馆编制吗?”
他再也不想考编了!
那些行测啥的,申论啥的,他真的看到就头疼!
“这个……逢进必考……”
顾玉林反射性地回答。眼看着沈乐的目光变得危险起来,他赶紧补充:
“你先干!你先干着!修得多了,有实际成果了,我们帮忙申请外聘专家!
外聘专家也能进博物馆,也能接触到考古最新进展的!”
这还说得过去。沈乐欣慰地点点头,算是答应:
“那,需要修复的物件在哪里?我要看一看,才能确定我能不能修!”
“您先看看平板上的列表,挑几样感兴趣的。不过,东西不在珠溪镇——”顾玉林准备已久,立刻回答。见沈乐挑眉,赶紧补充:
“在滨海!就在滨海!滨海存了好大一批!我开车送你过去,不想乘小车的话,地铁也能到!”
沈乐在平板上划来划去,挑挑拣拣。挑了半天,选中三件:
一只黄花梨镶嵌黄杨木的夔龙纹提盒,花纹古朴雅致,龙纹形制很有青铜器的感觉。
盒子摔裂,边框、提手松动,边角镶的铜片翘曲变形,夔龙纹歪歪斜斜,有些对不上,边缘还有些烧焦的痕迹,不知道经过了怎样的蹂躏。
图片下面标了参考价格,一件差不多材质的提盒,龙纹是螭龙纹而非夔龙纹的,香港苏富比2015年秋拍落锤,成交价150万元港币。
一只明末清初的紫檀木花卉嵌银丝诗文笔筒,紫檀木上有一道劈裂的大口子,花卉碎裂,银丝消失不见,只能从凹痕中勉强看出文字。
图片下面,也标了参考价格,滨海佳士得2018年6月春季艺术品拍卖会,拍过一件类似的,品相完好,成交价437万元。
第三件就是大件了,是个明代的紫檀琴几,长五尺,宽一尺半,高一尺一寸,用紫檀厚板制成。
几面、板足、卷足一边开裂,另外一边干脆完全碎了,几面上留着一个巨大的印子,像是被人盛怒下砸了一锤子。
见如此,也能看出几面和板足之间,半足和卷足之间,全都镂出圆润的弧度,中间束腰,琴足弯转,整个像是一朵柔婉的轻云。
沈乐啧啧称叹:
“这么漂亮的琴几,谁舍得把它砸碎啊?”
右手边那个脚完全碎了!
如果不是碎了,根本看不出来,这几个部分是用榫卯结构接合的,他还当是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