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口问道:“王后因何欢喜?”
秦时回过神来,笑道:“因我家夫主校猎有得,堪能顶门立户而生欢喜。”
脱离咸阳宫,大家都比以往要更为放松,姬衡亦是忍俊不禁:
“不过两只鹿罢了。”
于他而言,马上挽弓,唾手可得,实在没想到王后会这样夸了又夸。
但不得不说,这也叫他的胸腔中泛出了层层迭迭如水波般的满足。
虽不强烈,却许久不绝,后劲绵长。
因而便又道:“王后不是还要练习骑射吗?倘若有所成,说不得寡人亦能用上王后所进献的猎物了。”
秦时:……
大王可真敢想啊!
这就不是什么自信不自信的问题了,而是未经过锻炼的人,连弓都持不稳的,何谈捕猎?
但凡军中神射手,多是臂膀粗壮、一身巨力之人,否则何来强横核心维持平衡和弓箭稳定呢?
便是姬衡,臂膀用力之时,亦是能抚摸到层层隆起的肌肉。只是到底不比军中专精弓马之人,所以没那么夸张罢了。
不过她因此想起来,于是好奇道:“我要练习的骏马,是大王驾驭的河曲马那样的神骏吗?”
那马儿十分高大,只看一米九多的姬衡坐在上头都格外相称就知道,她这样的人上去,恐怕便如驮着一颗不起眼的菘菜了。
倘若真是如此,秦时得给自己准备厚厚的保护手脚胸腔脊背的衣服了。
姬衡顿时失笑:
王后身姿并不高大,他总能轻而易举将她拢在自己的胸怀之下。倘若叫她用这样的河曲骏马练习,随便跌下来就要吃不消了。
因而含笑摇头:“是古羌马。”
这种马在后世被称为宁强矮马,亦或者是德保矮马,身高只有1米出头,其驯化母体乃是商周时广泛驯养的果下马。
倘若秦时详细学过马经,就知道《三国志》中裴松之曾说过:【果下马,高三尺,乘之可行于果树下,故谓之果下。】
这马儿一直延续到现代都还在驯养,只是越发稀少罢了,且他们勤劳,不惜力,健行,更尤为善走滑坡。
南方百越诸地更是酷爱此马,其耐力强横,便是负重百六十斤亦可。
不过不足3尺,哪怕对于秦时来说,也确实有些矮了。
所以姬衡为其选择的,是以果下马为母体的古羌马。
它们体型娇小,性格温顺,此前攻打六国时也常应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