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夫发言,他又未曾第一时间定下。
那——
“臣以为,当在封禅之时,敬告天地祖宗,再颁行与黎民百姓。”
“哦?”姬衡眉头挑起。
王雪元静坐在席案上,此刻看着前方那诡计多端的老登,不由又在心中冷哼一声。
把他做探路石,做的也太理所当然了吧?
王复仍旧一派【以大王马首是瞻】的随和性格,此刻微笑道:“大王后宫空置多年,如今既册封了王后,且老臣听闻王后于国也有诸多安排。”
“既如此,又何妨急于这一时半刻?不若携王后泰山封禅之后,再配合王后诸多仁善之举,将这【大秦典则】推行天下,如此水到渠成,方为大王的威德。”
“于泰山之上称帝改制,岂不威哉?”
王雪元眉心一跳。
就连周巨也在心中暗中嘀咕:相国不愧是时时刻刻与他争功的角色。
如今三言两语,恰恰说在了大王的心坎上。
毕竟,于泰山之巅,听人山呼万岁,敬告上天,当称皇帝……谁又能摆脱这份荣耀与诱惑?
以大王的性格,是决计不能的。
果然,姬衡只略做犹豫,便顺势说道:“既如此,便依相国所言。”
宫中有了王后,新年又有诸般事项烦乱,既如此,称帝之事拖延一二,也正合天时。
不过,这时机虽选的有他的小心思在,叫秦时来听,却也觉得恰到好处。
只因如今匆忙,楚夫人编排的为大王歌功颂德的剧目还未过审。
自己让巴夫人与乌商推行的惠民政策,如今也还未见有名声流传。
再来,有诸般新奇事物种种堆迭,若要造势,就要造个大的。
新年时,她是有其他惊喜献给姬衡的。
比如——
“回禀王后,中庶子辛求见。”
秦时顿住了笔。
辛已忙碌诸多时日,哪怕甘泉宫迁宫,他都未曾有余暇露面——
以他周到的性格,除非是确实到了关键时刻,否则绝不会如此。
如今特意来报,秦时振奋起来。
“宣!”
而辛匆忙上殿,肉眼可见的,他此前从铁官工坊被带到兰池时养出的些微血肉,如今又已消薄下去,整个人明显瘦了许多。
但人虽然瘦,整个人神采却格外奕奕,连带着声音都激昂起来:
“臣请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