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腾的红糖奶茶香甜,此刻就摇头道:
“怎么去?”
军营重地,他们持王后手书来见,贸然送上数千斤的蜂窝煤——事情不是这么办的。
“一来,这位燕太尉之子并不是咸阳宫中官大夫,反而很注重行动。我等就算持王后手书亲见,但后续煤炭还未就位,白说一场,这份礼便送不到心坎上。”
“二来,边军中多有人于此地成家立业,我们先于家中推广,待百姓得了好处之后,再献入军中。如此消息内外传达,上下皆知,方显出王后恩德来。”
同样一份礼,怎样送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这可是他们商人家族最要讲究的事。
族人明白了:“我这就去探问,后续辎重还有多久才能抵达。”
……
自古以来,不管交通发不发达,乡间消息的传闻通常都是这里头最快的。
再加上听课还送粟米一碗,这陶土大碗堆得冒冒尖尖的,被大家这么一比划,不管哪家哪户,都觉得心动。
便是当地富户,听说是持王后令前来宣讲,用不用得上都也要前去一探究竟。
如此,三日后,当巴夫人随意选了一处驿亭前去探看情况,却见这不大的驿亭厅堂当中,竟已密密麻麻挤满了人。
或站或倚,或直接垫了草团席地而坐的。
还有些明显有身份的人,在楼上听着……
驿亭四周,用来挡风遮寒的苇席早已卷卷垂落,虽不能密封,但却已经能遮挡四处呼啸的寒风了。
而在正中央处,族人面前放着好大两石黄澄澄的粟米,另有一只陶土大海碗堆了冒尖的粟米,又放在粟米之上,叫人一眼便看到了。
而他面前,则分散摆着3只陶土炉。
三只脚支撑着小巧玲珑的陶炉,底下风门大开,空气流通之下,三块蜂窝煤火势健旺,只略一走近,便能看到底下红彤彤的火来。
上头又放了一只陶罐,里头热水不知烧了许多久,正咕咕嘟嘟翻着泡。
如此,也不知是人多,还是这陶炉的暖意传达,整间屋子竟热腾腾起来。
离得近的农户脸颊都有些热的发红了。
巴夫人静静观望着,并未说话。就见族人首先端起那一大海碗的粟米,向四面八方举起,给众人看了看:
“诸位,今日一日课毕,认真听完的,再回答出我问的问题,这碗粟米便可以带回家去!”
他嘻嘻笑着,像乡间闲汉一般,虽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