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青叶心里狂喜,但表面上淡定自如。
王杨望着眼前这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青年,心中有些忐忑。
他不明白,这位身兼饿了么、字节跳动等互联网公司董事长,又是金融界大佬的人物,为何突然对造卫星感兴趣。
这跨界,未免有些太远了吧?
“王总,我看了贵公司的资料,你们计划明年发射一颗叫‘嘉定一号’的通信卫星?”方青叶微笑着问。
“是的,这颗卫星是‘翔云’卫星星座的首发星。”谈起技术,王杨的忐忑顿时消散。
“我们原计划在2021年前共发射28颗卫星,组成我国首个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翔云’星座。信号将覆盖全球,为跨境运输、石油电力、工程机械、海洋岛屿、环境监测、应急通信等行业用户提供‘天基物联探测’服务。”
“可惜……恐怕要夭折了。”王杨叹了口气:“公司没有盈利,资金匮乏,大股东们也不愿再投入。”
方青叶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好奇地问:“28颗星,是不是少了点?你看美国的马斯克星链计划,宣称要发射1.2万颗卫星。”
“咱们哪能和马斯克比?那是美国的牛人。”王杨笑道。
“为什么不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打造中国的星链?!”方青叶反问。
中国的星链?!
王杨愣住了,他身边的几位伙伴也面露震惊。
过了一会儿,CTO胡斌试探性地问:“方董……你真的打算搞中国的星链?”
“当然,否则我收购你们公司做什么?”方青叶坦诚道。
大伙一听,一下子激动起来,王杨更是感慨道:“不容易啊……国内的富豪们不再只盯着脚下的一亩三分地,终于想起星辰大海了!”
他说完随即意识到这话不妥,连忙解释:“方董,我不是说你……”
“没关系。”方青叶爽朗一笑:“当然,打造中国星链不可能一蹴而就,毕竟我们起步较晚——王总,你是技术出身,请结合公司和国内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可行性计划,分步实施。至于资金,你不必担心,我会持续投入!”
“另外关于公司股权问题,我们拓方科技会尽快收购其他两家公司持有的股份。至于你们团队的份额……”这时白藕插话进来:
“拓方科技的持续投资会稀释你们的股份……如果你们愿意,我们可以现在就溢价收购你们的股份,当然也可以采用战略增资与股权激励方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