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在出手的瞬间,瞥到小万历伸出了手,他赶忙收回。
这一巴掌,他若替小万历打了,小万历绝对会不高兴。
看多了杂书的小万历,此刻正在扮演一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英雄。
小万历看向张平安,问道:“张平安,你欠他多少钱,何时欠的,要还他多少钱?”
“三个月前,我因葬妻借他三两银,他明明说的是三个月后归还三两五钱即可,到了期限,我卖了家当,凑了三两五钱,他却称我欠他十两银,然后昨日强行将我女儿卖了,称……卖了四两五钱,我还欠他二两银子,晚一日还,便多三钱银,我……我……还不起啊!”
“胡说八道!我手里有欠条呢,欠条上写得明明白白,三个月后,连本带息,共计十两银,延还一日,增三钱银,上面有你按的手印呢!”徐六辩解道。
“当时……当时,我正为爱妻离去而伤心,他们表现得很关心我,我……我未曾仔细看……才……才……”
想到这里,张平安突然环顾四周,似乎是在寻他的菜刀。
一名锦衣卫朝着他肩膀上一按,他顿时瘫坐在地上,慢慢抽泣起来。
沈念面带无奈,这个人很可怜,但也足够窝囊。
小万历看向徐六。
“徐六,依照《大明律》,凡私放钱债及典当财物,每月取利并不得过三分(3%),年月虽多,不过一本一利。他欠你三两银子,即使延迟归还,也不能超过本金的二倍,你那个欠条不算数!”
“哈哈哈哈……”徐六突然笑出声来。
“这是从哪里出来的公子哥儿,你是从书袋子子里钻出来的吗?”
“你满京师打听去,哪个典当行、哪个放债人的利息低于三分,即使是宫里,万岁爷的息钱也在八分以上!”
听到此话,小万历不由得有些语拙。
很多规矩,大明律上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但民间百姓就是不照着来。
这就是御案上的奏疏与民间实事的区别,《大明律》只能约束老实人。
另外,内廷放钱赚息,小万历也是知晓的,但他并不知息钱是多少。
就在这时,数名南城兵马司的兵卒走了过来。
“都让一让,是谁在这里闹事啊?是不是过年想在牢里过啊!”
“刘总旗!我,徐六,我……我……被人打了!”徐六兴奋地喊道,腰杆一下子直了起来。
“哎呦,徐六?这是发生何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