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情况下,还没有一个人做一件事有效率。
官员遇到问题,互相扯皮推诿,也正缘于此。
不过,一些地方衙门确实需要一些添设官,但南京各衙门的添设官,几乎全是闲职。
“赵……锦……赵部堂,你是不是疯了?”有官员忍不住说道。
沈念听到此话,当即瞪眼看向那名官员,道:“有异议的先憋着,听赵部堂讲完!”
沈念一开口,堂内顿时安静下来。
“其二,五品以下、年六十岁以上的南京城各部、各院、各寺、各监等衙门官员,十年之内无大功,考绩三年内有“不及、罢软、浮躁”者,一律罢黜。”
听到第二条裁革令,沈念满意地点了点头。
职位越低的官员,越需要体力,若年过花甲,无大功还有小过,理应被罢黜,将机会留给年轻人。
至于贪墨受贿、犯下大过的不职官员,不在裁革之列,而在《大明律》的处置范围内。
这条裁革令,放在南京城尤为合适。
而此刻,在场的南京官员,脸色都难受得如同便秘一般。
要知,五品以下的官员被罢黜后,几乎是没有退休俸禄与奖赏的。
丢了官,就要自食其力去生活了。
以上两条,足以裁革南京城近三成的官员,在他们眼里,这个力度太大了。
赵锦接着说道:“其三,自认能力不足,自请去职者,建议朝廷补年之半俸至七十岁,一年一发。”
听到这条裁革令,沈念忍不住露出笑脸。
接下来的官场必然越来越卷,一些六十岁左右,只想摆烂的官员,不如自请去职,年领半俸到七十岁。
由于这类官员职位都不会很高,年俸很少,朝廷绝对是同意花这笔钱的。
此刻,沈念看向赵锦,露出倾佩的目光。
赵锦比他想象中的大胆。
这三条裁革之策,完全是为南京的官员们量身打造。
不过裁冗官相对于裁冗职,还只是开胃小菜。
一职对一官,乃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裁职,直接是将坑填平,相当于清除掉了一堆萝卜。
赵锦朝着前方迈出两步,然后环顾四周。
“接下来,本官说一下裁冗职之策。”
“万历三年,陛下便有谕令,称南京职务清要,若非缺用,官不必备,员缺不补,然这几年,鲜有员缺情况。”
“老夫根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