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胸膛挺得高高的,生出一种“百官皆浊吾独清”的感觉。
一众官员被他训得有些发懵。
但听其如此理直气壮地斥责别人,应该是有良策。
一名官员忍不住开口道:“沈侍读,你若认为我们动机不纯,那便在取消田赋常例的前提下,拿出稳固乡里秩序的策略来!”
沈一贯看向小万历,再次拱手。
“陛下,取消田赋常例,无外乎有两大影响,其一,乡里官员胥吏利益受损,使得他们不再尽心当差,导致乡里秩序出现问题;其二,导致乡里收缴赋税时会更加困难。即,易生乱,收税难。”
“臣有一法,可解两难!”
“快讲!”小万历探了探身子说道。
“首先,臣以为地方县乡自发收取的火耗银为鞭内之法,合乎规制,但火耗银不能乱用,不能私用,其占比应由朝廷来定,其用处应由朝廷来分配。”
“臣建议,将火耗银的数额定为折银税收之三成,收缴之后,全部交由各个布政司。”
“之后,各个布政司根据各个县乡的收税好坏,给予底层官吏奖励,收缴赋税越早,收缴赋税的完成度越高,奖励也就越高。此奖励可来源于火耗银,若火耗银不足,可由地方州府拨付。”
“县乡官员胥吏,真正需要常例钱的其实是拿着工食银的胥吏,若他们得到奖赏,县乡官员便无须出钱,至于奖励的额度,保障五成胥吏的工食银翻倍即可。”
“此乃臣想出的火耗交公,以厚赏代常例之法。”
“此法施行后,好处有三。”
“其一,肃清县乡吏治,维稳乡里秩序。”
“县乡田赋常例消失,保障了一条鞭法的纯粹性,将会肃清县乡多发的贪墨侵占事件,使得民与胥吏不再对立,外加乡里胥吏有厚赏,乡里秩序将更加稳定。”
“其二,提升税赋征收效率。”
“地方乡里收税难,乃是困扰朝廷多年之难题,但当朝廷以厚赏代替田赋常例,施行多劳多得制,地方胥吏必然会更加积极地催税收税。”
“其三,使得朝廷得天下民心。”
“无田赋常例,即减少了一系列胥吏欺压底层百姓的事情发生,百姓免受欺压之苦,交税变得更加便捷,他们自然会感恩朝廷,感恩陛下!”
……
沈一贯说完后,整个皇极门下都安静下来。
对朝廷而言,他这道“火耗交公,以厚赏代常例”之法,除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