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品后,都任职过从四品的国子监祭酒或先掌翰林院事作为过渡,但沈念没有任何过渡,直接成为了部堂官。
二十九岁的正三品,且极有可能三十岁就能入阁。
此等擢升速度,简直不敢想象!
国子监祭酒与翰林院学士都为甚是劳累的职务,沈念直接跳了过去,实乃走上了入阁的最佳捷径。
此任命诏书下达之后,多名京朝官皆心中不满,纷纷撰写奏疏,以沈念资历尚浅为缘由,反对其特例擢升。
小万历早就断定有人会反对。
当即命吏部将沈念从万历三年到今年的考成政绩抄录一遍,放在了通政使司。
并且直接放话——
“有官员三年内考绩比得上翰林院侍讲学士沈念六成者,直接官升五级!”
一众官员看罢沈念这三年的政绩,顿时都不说话了。
这三年,论新政改革之功劳,沈念稳居第二,且功劳比第三名到第十名加起来都要厚重。
当即,沈念便一跃成为了正三品高官。
不过小万历有特别交待,沈念仍将以翰林院常务、经筵日讲,起居注等事务为主,陪侍御前。
然后,采取双衙轮置的方式,每月在户部待上十天左右,处理户部事务。
这种办公模式,在当朝并不算稀有。
依照沈念与殷正茂的配合默契度,做起来根本不会有压力。
与此同时。
小万历下达了裁撤票拟司的御旨,并对十八名票拟检详官进行厚赏,表彰他们这十个月来对朝廷做出的贡献。
……
九月二十八日,入夜。
吕调阳与马自强在京师的最后一日。
沈念带着两本珍藏已久的宋版书籍,率先来到吕调阳的宅邸。
明日一早,百官都会去送行,但沈念与二人关系皆不一般,故而来看望他们一番。
每人赠送两本宋版书籍。
吕调阳听沈念来访,直接命人将沈念带到了他的书房。
“学生参见恩师!”沈念重重拱手。
吕调阳乃是沈念任庶吉士时的总教习,二人有师徒之谊。
褪去官袍的吕调阳显得和蔼许多。
他一把抓住沈念的手,未曾说话,然眼泪先流。
“子珩,老夫这辈子做的最难堪的一件事情,就是对你评价有误,你是老夫这辈子见过的最好学生,老夫惭愧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