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再费力思索或一直依靠花甲之龄的吕调阳与马自强了,处理奏疏的效率将再次更上一层楼。
……
十月二十三日。
小万历赏赐吕调阳、马自强两位阁臣,银叶各六十两,赏一众票拟检详官银叶各三十两。
此赏赐。
意味着众检详官的能力已得到了小万历的认可,而票拟司也已逐步走向正轨。
这也让众检详官信心倍增,一个个不知疲累,越做越拼,越做越好。
……
小万历对此非常满意。
大明独特的官员铨选制度以及当下的考成法,使得文武百官做事都非常拼且不得不拼。
如果不让他们将精力全消耗在正事之上,他们便会互相攻击,形成党争,甚至导致君权臣权之争。
一名贤君必须掌握的本领是:任人唯贤,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这是小万历从嘉靖皇帝身上学到的帝王权术。
……
十月二十五日,午后。
沈念作为轮值的票拟检详官,突然翻阅到一份弹劾奏疏。
奏疏来自于都察院监察御史谢思启。
他弹劾的官员是吏部尚书张翰,弹劾的理由是:
“居官数载,政无善状,若傀儡之提线,每承上命,唯唯而已,今首辅离朝,君臣忙碌,而其醉心诗文,无心吏部事宜,昨日于吏部衙内著诗三首,命文吏送至城南诗社,令诗友品评……”
张翰,现年六十八岁。
万历元年被张居正举荐成为吏部尚书,一直到今日。
自考成法施行以来,吏部职责甚重,张翰一直以张居正马首是瞻。
吏部负责天下官员的选授、改调、考功、封勋、考课。
被誉为六部之首。
然在这个重要的位置上,张翰却没有什么存在感。
特别是近两年来。
官员迁升改调,吏部全都仰承内阁意见,张翰几乎不发表意见。
不过因他向来不招惹是非,外加是张居正看中之人,很少有官员弹劾他。
沈念微微皱眉。
一众检详官忙得眼睛里都有了血丝,吏部尚书张翰却在上衙期间写了三首闲诗并让诗友斧正。
这着实有些气人!
张翰最大的爱好就是写诗著文,尤其倾向于那种田园短诗与描述市井民情方向的文章。
这一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