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成为一名能留馆的庶吉士。
很快。
三甲的名字也陆续念出,足足到午时,三甲名单才念诵完毕。
然后,顺天府官用伞盖仪从送状元回家,其它人则各回各家,准备明日的恩荣宴。
这就是第一名的待遇。
状元,注定是要名垂青史。
这一届的进士登科录,其别名也会被称为:沈懋学进士榜。
这一日。
对京师的百姓而言,无疑是欢腾的一日。
因为又有四百多人通过科举,逆天改命,获得了官身,这也将激励着更多读书人为入仕途而努力。
而此刻。
礼部与翰林院负责本届会试、殿试、放榜的官吏们都被批准,回家休息了。
最近,他们累坏了。
明日,他们也将参加恩荣宴,然后接受小万历的奖赏。
张居正与吕调阳知晓各自儿子的名次后,都是淡淡一笑。
他们已经满足了。
若真冲到一甲三名,他们必然还会被无数书生士子质疑,甚至这种声音会传到野史中,称他们操控了科举。
这种野闻,百姓向来是喜欢听且绝对会信以为真的。
……
近黄昏。
小万历收到了户部尚书殷正茂的查案奏疏与河南宗藩周王朱在铤递交的捐田于民奏疏。
殷正茂在奏疏中称:他已查明,河南假丈田亩之事非祥符县之事,而是河南自巡抚以下的省官们为个人仕途,为巴结宗藩,而阳奉阴违,合谋的一场利宗藩、害百姓的阴谋。
另外,他也如实汇报了周王朱在铤捐田于民的缘由。
小万历看过之后,不由得大喜。
他就喜欢殷正茂这种能够为朝廷带来“惊喜”的官员。
当即,小万历便唤来张居正,告知了此喜事。
然后,张居正便准备连夜起草文书,待到明日常朝之时,表彰殷正茂,表彰周王朱在铤。
当然,重点还是表彰周王朱在铤。
表彰殷正茂,是因殷正茂做事做得漂亮。
而表彰周王朱在铤,则是为了让天下的宗藩都明白朝廷的意思,他们即使再抠搜,只要不傻,定也会捐田于民。
虽然大概率不会捐田五十万亩之多,但捐田五万、十万亩还是可行的。
大明如此多的宗藩,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
这一刻,小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